在當前的公募基金市場格局中,貨幣基金的份額達到了57.31%,而債券型為14.32%,混合型為19%,股票型基金僅有6.49%。
這與此前傳統意義上理解的公募基金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10年前,95.58%的公募基金都是偏股型基金,一提到公募基金,人們想起的都是明星基金經理,股票市場上的傳奇業績。
公募基金市場的老大也變成了天弘基金,其背靠阿里的余額寶,目前的規模達到1.7萬億元左右,比行業內第二大的工銀瑞信基金的6500億元左右的規模還大將近3倍。
如果排除貨幣基金,公募基金的排名榜上則還是傳統的幾家龍頭:易方達基金以2590億元排名第一,博時基金2325億元排名第二,后面的華夏基金、嘉實基金、南方基金、中銀基金、招商基金等都是2000億元上下的規模;第二梯隊的廣發基金、鵬華基金、華安基金、國泰基金都是1000億元左右的規模,第三梯隊的中歐基金、銀華基金、興業基金則是500億元左右的規模。
冠軍爭奪戰
“每周末都要參加各種銀行客戶的路演,基金經理如果能拿到當年業績冠軍,肯定是營銷利器,此前任澤松風光的時候,中郵基金的人就總把他的業績掛在嘴邊。”北京某公募基金基金經理據記者說道。
距離2017年結束還有不到30天時間,公募基金經理們的業績排名也基本能看出端倪,如果不出意外,當年的業績冠軍任澤松今年的排名戲劇性地淪落為倒數第一。
出生于1984年的任澤松,在清華大學獲得本科及碩士學位之后,輾轉到畢馬威、北京某資產管理公司打工,在2011年進入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沒想到2013年就幫助中郵基金拿到了業績冠軍,他擔當基金經理的中郵戰略新興產業基金在當年取得了80.38%的傲人戰績。此后的2014年和2015年,任澤松雖然沒能繼續拿到行業冠軍,但業績依然不俗。
中郵基金也憑借黑馬的業績,在公募基金發展中走出了獨特的道路,2012年底,中郵戰略新興產業份額還不足6000萬份,但到了2013年中,其份額已經增加到了1.73億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