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基金公司人士表示,該公司早已按照監管要求修改基金合同和增聘相關基金經理,主要是從外部引進人才。而行業內也確實出現基金公司從各個渠道想方設法補足人才短板。
數據顯示,今年6月份以來,不少滬港深基金經理調整,其中部分原因也與新規有關。而從港股人員來源部分外部機構投資人員、內部增聘有相關港股投資經驗人員、以及香港子公司抽調人才也是“補血”方法。
港股投研人員仍有短缺
近期一則有關滬港深基金的通知在銀行渠道傳播:上海一家金融機構旗下兩只滬港深基金即將暫停申購,原因是滬港深基金監管新規,這些基金要到明年1月20日才能滿足相關需要。截至記者發稿,仍未見到相關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暫停申購公告,這兩只基金是否真的會暫停申購,等過了12月12日即可知曉。
截至記者發稿,仍未見到相關基金公司旗下基金暫停申購公告,這兩只基金是否真的會暫停申購,等過了12月12日即可知曉。
業內人士預測,因為滬港深基金火爆,吸引了眾多基金公司都積極布局了滬港深基金,但也存在人員資質不足的問題。自6月份以來不少公募基金都在重金招聘港股基金經理、港股研究員、港股交易員等職位。
例如,一家大型公募基金招聘具有兩年以上投資經驗,并獲得中國基金業從業資格或香港證監會持牌人資格的港股基金經理,并開出百萬年薪。而類似大中型基金公司均在積極招聘擁有多年港股經驗的人士,給出年薪也逐漸水漲船高。
一位香港地區的基金經理表示,業內招聘港股投資人才在他看來已經“火”了一年,主要是整個公募基金面臨港股人才缺口,尤其是滬港深基金對港股投研人員有要求,此前行業在這一塊的人員儲備相對不足。
“市場上有管理港股經驗的基金經理數量不多,目前對于認定港股投資經驗也較為嚴格,需要實際投資經驗和過往業績作為證明,港股在投資人結構、交易機制等方面與A股差異巨大,目前不少基金經理對港股的了解度很低,甚至對一些基本的交易規則都不了解,確實需要對投研人員嚴格要求。”另一位人士表示。
以上就是關于基金又攤上事了!雙十二將迎來新規限制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基金行情及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