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講中,鐘蓉薩還指出,下一個20年,希望基金行業抓住我國養老金全面啟動市場化投資運營的戰略機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創公募基金發展的新時代:第一,全面提升投研水平,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第二,強化產品特色,豐富投資標的;第三,發展資產配置,推進財富管理;第四,推動構建三支柱養老金體系,建設長期投資生態鏈條。
此外,鐘蓉薩透露,“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推動第三支柱制度早日出臺,推動公募基金在第一支柱基本養老金和戰略儲備社保基金、第二支柱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的投資管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新起點 下一個20年非常值得期待
“2018年是全面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在新時代,公募基金行業要再出發,踏上新的征程。”博時基金總經理江向陽表示,在新時代,行業的發展仍要順應新時代的發展趨勢,牢牢把握新時代的特征,充分發揮金融對實體的支持作用,切實為持有人創造價值。對于新時代的特點,可以歸納為六個“新”:階段新、任務新、結構新、需求新、科技新、舞臺新。
2018,既是對公募20年成長的總結時刻,同樣也是一個嶄新起點。站在新起點上,多位國內基金行業的“老將”也展望了他們眼中的下一個20年。
國泰基金總經理周向勇則提到,站在行業發展二十周年的新起點上,同樣需要傳承的是公募基金自誕生之初就堅守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初心。任何時候,資管行業的初心都離不開基金管理人切實履行的受托責任,更離不開廣大投資者的信任和支持。一個成熟的基金行業,不僅要為股東盈利、為機構客戶負責,更要讓廣大普通投資者獲得滿意的投資體驗。
隨著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擴展、加深,國內公募基金行業在擁有更廣闊天地的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競爭。南方基金副總經理史博就表示,“競爭使得一個行業更加的蓬勃發展,更有生命力,而且從資金來講,資金的流動是降低風險,如果A股市場能更多的向海外投資者放開的話,降低海外投資者的投資風險,對于完善我們國內市場的股權投資文化也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資金雙向流動,有利于我們全面的為客戶做好財富管理。”
寶盈基金總經理張嘯川則表示,未來20年是中國社會發展非常值得期待的20年,公募基金作為普惠金融的代表,能夠讓中國老百姓更好更多更全面的分享到中國未來20年改革開放的成果。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