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從今年1月開始,二級市場解禁市值較多,部分上市公司的重要股東選擇減持解禁股。有多位基金經理表示,在當前市場以基本面投資為主導的時期,減持公告是側面印證上市公司未來投資價值的很好標準,可以讓基金經理重新篩選一遍好公司,防止踩雷。
解禁減持市值與去年基本持平
申萬宏源證券(000562)統計顯示,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上市3年的股票解禁市值規模預計達到4124億元,解禁公司數量65家;上市1年的次新股解禁市值規模預計達到1694億元,解禁公司數量123家。2018年1月份解禁市值達到頂峰。但需要說明的是,解禁股中的部分股份是在職董監高持有的限制出售股份,或主動承諾不減持的股份,實際能夠減持的數量小于解禁總數。
據申萬宏源證券此前的分析,減持新規下,股東的減持行為受到較大的限制,緩和了大規模解禁帶來的壓力,也有利于減少違規減持、清倉式減持等行為。尤其是新規對減持數量的限制:上市公司大股東/首發原始股東在3個月內通過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減持股份的總數,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1%;通過大宗交易方式減持股份,在連續90日內不得超過公司股份總數的2%,且受讓方在受讓后6個月內不得轉讓;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股份導致喪失大股東身份的,出讓方、受讓方應當在6個月內繼續遵守減持比例和信息披露的要求。
據統計,2018年1月至2月,共有156家上市公司發生717例被重要股東減持解禁股,減持股數為15.73億股,參考市值金額為189.79億元。而2017年同期,共有77家上市公司發生208例被重要股東減持解禁股,減持股數為19.79億股,參考市值金額為181.97億元。2018年3月1日至21日,有63家上市公司發生269例被重要股東減持解禁股,減持股數為2.00億股,參考市值金額為35.76億元。2017年同期共有33家上市公司發生71例被重要股東減持解禁股,減持股數為2.78億股,參考市值金額為46.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