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今年以來,市場呈現偏成長風格,一批次新基金“快準狠”建倉,業績搶眼,收益率高者接近10%。不過,一些募集規模較大的基金建倉動作就不那么利落,凈值表現也差強人意。從建倉方向來看,行業龍頭公司仍是次新基金的主流選擇,不過跟以往價值龍頭股獨大的局面不同,成長股龍頭逐漸受到資金青睞。
部分次新基金快速建倉
統計顯示,截至4月13日,今年以來有140只主動權益類基金成立,多只基金火速建倉,部分取得不俗業績。如光大多策略精選3月底成立,收益率已有1.6%。
從業績來看,今年成立的次新基金仍然分化較大,成長風格基金受益于創業板反彈行情,表現突出。這些表現較好的基金大多成立于2月初,基金募集規模不大,建倉、調倉靈活,一些堅守藍籌股的基金凈值跌幅較深。
景順長城量化投資總監黎海威管理的景順長城量化小盤,成立于2月6日,基金凈值1.0923元,漲幅超過9%,在次新基金中表現突出;此外,成立于1月12日的交銀施羅德持續成長,截至4月13日凈值上漲5.6%;博時創新驅動A、萬家瑞堯A、諾德新宜等也取得4.13%、3.38 %、3.36%的收益率。
與此同時,近50只次新基金今年以來跌幅超過1%,10只超過5%。從上述跌幅較深的基金來看,其中多只為今年初首募規模較大的產品。
上海一位基金公司人士表示,新基金一直都是好發不好做,規模與業績難兩全。今年的爆款基金多為去年業績表現優異的明星基金經理管理,這些基金經理去年重倉藍籌白馬股,在今年的成長風格中表現不理想。基金的超額收益來自擇時和選股,基金規模較大難以在短時間內建倉,而且當市場風格切換,要調整倉位也不好“掉頭”。
精選價值挖掘成長潛力股
成主流策略
雖然建倉步伐不一,但多位基金經理表示,當前A股處于震蕩整理階段,追求確定性的機會才是“王道”,建倉方向還是具有較寬護城河與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龍頭,以及基本面向好、具有良好成長性的成長股。
北京一位公募績優基金經理表示,今年投資還是會回歸基本面驅動的本質,會重點布局業績向好且估值較低的機械制造、保險、銀行等行業,追求估值合理的真成長和真價值股,回避高估值的創業板塊。
一位中型公募股票投資總監告訴記者,他管理的新基金剛開始持股倉位將限制在四成以內,配合偏固收類資產積累安全墊,等基金凈值上升到1.05元以上,才會加大持股比重。在具體機會上,看好醫藥醫療、保險等低估值、低風險的長牛板塊。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告訴記者,年后創業板持續回暖,成長風格表現強勁。隨著CDR問世,A股或將迎來“價值成長股”投資浪潮。對于即將成立的新基金,一方面聚焦成長股,從行業景氣度、公司主營業務、未來成長空間和業績增速這四大維度去捕捉真成長股,關注消費升級、需求升級、制造升級等幾條主線帶來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在價值投資觀念主導市場的背景下,白馬藍籌股仍具有配置價值。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