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加快高科技技術自主創新以應對對進口技術的依賴,中國最大的集成電路晶圓代工企業中芯國際(00981)昨日宣布與國家集成電路基金、聯力基金等成立一只投資基金,以促進內地半導體行業發展。中芯國際表示,該合營將投資于在半導體及半導體相關產業營運的選定公司。該等投資的目的是協助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生態系統加速發展以及發掘開拓及集成產業資產的潛在商機。
據中芯國際公告,上海堯芯、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中芯國際旗下的中芯晶圓及聯力基金就成立“盈富泰克(深圳)環球技術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訂立協議,基金的總資本承擔約為16.16億元人民幣,四方分別按1%、49.5%、10.21%及39.29%的比例出資。上海堯芯為普通合伙人,其他三方為有限責任合伙人。盈富泰克獲合伙人委任為基金的管理人。盈富泰克進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財政部委托的人民幣投資及政府項目,其于半導體相關范疇擁有豐富的投資經驗。
減稅將帶動投資進場
中國在高端芯片行業與國外比較自主創新能力不足,這可從此前美國禁止向中興通訊出售元器件可見一斑。其實,中國一直銳意加強自主創新力量,2014年9月創立,由國開金融、中國煙草、亦莊國投、中國移動、上海國盛、中國電科、紫光通信、華芯投資等企業發起成立的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其投資重點正包括集成電路芯片制造業,兼顧芯片設計、封裝測試、設備和材料等產業,實施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
為了積極支持中國芯片行業的創新和發展,今年三月底,財務部公布《關于集成電路生產企業有關企業所得稅政策》,滿足條件的集成電路企業最多可以免五年企業所得稅。工信部總工程師陳因四月中旬在國新辦發布會上也表示,內地在芯片設計、制造能力和人才隊伍等方面還存在差距,需加快發展。將堅持走開放合作道路,加快推動核心技術突破,加強國際間產業合作。
國家支持芯片等高科技企業發展,東北證券分析認為,可以預見,減稅政策的公布將帶動新一輪集成電路領域投資進場。但半導體設備國產化并不能一蹴而就。安信證券電子團隊指出,半導體制造工藝復雜,設備細分市場繁多;而且,半導體設備技術壁壘較高,行業呈現高集中度特點,國際前十大半導體設備廠占據絕對市場優勢,而內地廠商處于起步階段,產業相對薄弱。
芯片制造超美尚需十年
此間中美貿易代表正在中國會面,不論會談成果如何,中國高科技技術的創新仍在路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此前接受媒體訪問時坦言,芯片產業主要分為設計和制造兩大塊,中國的短板主要在制造上,在制造上如果要趕上美國的水平還至少需要十年八年。他認為,“一定要及早投入力量,通過自主創新來解決問題”。在芯片的關鍵領域和大項目上應該在政府支持下形成企業主導的格局來推動芯片的國產化,建議在國家基金支持下將這些分散的資源整合起來,形成一個統一標準,在一個共同的體系下和跨國公司競爭,這樣才有成功的可能。至于小的項目則可以放開,通過競爭的方式去實現優勝劣汰。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