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養老金業務被視為公募基金下一個20年騰飛的重要基石,目前各基金公司摩拳擦掌,也在等大顯身手的機會。根據《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養老目標基金為投資者提供養老金投資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養老目標基金發展初期主要采用基金中的基金(FOF)方式運作,利用成熟投資策略,力爭長期收益;設置封閉期或最短持有期限,避免短期頻繁申購贖回;鼓勵基金管理人設置優惠費率讓利于民,支持長期投資。
知情人士告訴記者,雖然公司發展戰略正在探討之中,但養老投資的擴大較為確定?!梆B老金投資以及資管新規,不論是對公司還是行業,未來的影響都會很大?!?/span>
而前述負責人表示,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進程不斷加快,養老第三支柱的發展迫不及待,養老目標基金、FOF基金等將迎來重大發展機會,將成為改變中國公募基金公司競爭格局的關鍵變量之一?!氨kU機構作為養老金市場的長期參與者,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公司獲得雙保險股東加持賦能,未來有望獲得新的發展活力?!?/span>
與此同時,今年4月5日,太保壽險成為業內首家全面通過監管機構現場驗收的保險企業,前不久也首發了稅延養老保險綜合解決方案,試點經營老百姓退休后的“養老錢”。
保險系基金發展求穩
但是,“雙保險”的股東背景能確定帶來公募基金投資的大發展嗎?業內認為,尚不好下定論。“保險系基金投資的特點就是穩?!币晃粯I內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說。
根據股東構成,公募基金可分為:銀行系、信托系、保險系和券商系,其中,銀行系規模最大,保險系成立時間最短。2013年至今,保險系基金公司從最早只有太平基金一家發展到7家,包括本次由券商系轉為保險系的國聯安基金。
太平基金董事長湯海濤曾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坦言,公司在初創期沒有集團的支持不行,僅僅靠“拼爹”是不夠的,“外因固然很重要,但自身努力更重要”。不過從投資結構來看,保險系基金規模幾乎都押寶在固定收益類產品,特別是不會虧錢的貨幣基金。
在7家保險系基金公司中,2017年非貨幣基金規模只有國壽安保基金增長速度最快,較2016年前進了13名,其余6家中1家微增,3家下降,2家新公司無可比數據,可見保險系基金權益投資規模發展落后于其他大部分同行。
而根據Wind數據,從貨幣基金規模占公司總規模的比重來看,除了泓德基金和國聯安基金只有4%和23%,其余均在六成以上,最高的前三名為:中國人保資產、華泰保興基金和太平基金,占比分別為:98%、85%和83%。
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國聯安基金公司總資產規模為211.67億元,在行業排名第70位。這一規模較2015年二季度末的頂峰時期的524.97億元縮水至59.68%。年報數據顯示,2017年國聯安基金公司凈利潤萎縮至0.38億元,較2015年的2.4億元下滑84.17%。
“雙保險”背景的國聯安未來是否會如其他保險系基金一般側重在固收,未來發展前景如何?一切還有待市場的檢驗。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