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5月28日,藥明康德(603259)開盤再次一字漲停,報118.10元。這是藥明康德上市以來的第15個一字漲停,每簽新股可獲利96500元,繼續刷新年內最賺錢新股紀錄。
藥明康德、富士康、寧德時代等獨角獸的接踵而至,令沉寂已久的IPO市場重新活躍。
令人目眩的連續漲停背后,大部分散戶投資者卻難有途徑參與。一方面,要參與打新此類發行量較大的公司,散戶的持倉市值有些捉襟見肘;另一方面,原本被譽為“打新神器”的打新基金,也因IPO整體節奏放緩和底倉股票的回調業績大幅下滑,喪失了“神器”的功能。
打新基金萎縮
據新時代證券統計,今年一季度打新基金的打新收益中位數僅為0.34%,低于去年任何一個季度。與此同時,今年打新概念類基金中,凈值虧損者達到一半。
截至5月25日,在Wind歸類的92只打新基金中(分份額統計),今年以來取得負收益的多達48只,占比高達52.17%。
如此低迷的收益率,正是打新基金人氣喪失的最重要原因。
據新時代證券統計,今年一季度,打新基金數量從2017年的657只減少至529只,這529只打新基金一季度的打新收益率中位數為0.34%。
而2017年,打新基金的打新收益率各個季度的中位數分別為1.34%、1.19%、1.32%、1.10%,均遠遠高于今年一季度;此外,去年全年打新基金的打新收益率中位數達到4.87%。
受收益率下滑的影響,打新基金在數量減少的同時,規模下滑速度不斷加快。據國泰君安統計顯示,2017年末打新基金整體規模約為3300億元,較2017年三季末下滑18%;今年一季末打新基金再降至2500億元,較去年底下滑24%。
近期國投瑞銀新價值基金的清算,正是打新基金遇冷的案例之一。該基金成立于2015年4月,成立初宣傳時提出以“打新”作為主打策略。在成立的兩個多月內該基金受到機構資金熱烈追捧,到2015年6月末創下了134億元的巔峰規模。但,最終卻因規模連續二十個工作日低于5000萬元于5月9日完成清算。
5月28日,華南一位公募基金經理受訪時指出,“2017年打新市場雖然也有所降溫,但受益于白馬股行情,打新基金的底倉配置貢獻了較大收益,因此去年打新基金整體還有5個點左右的收益。但今年新股發行速度進一步放緩,同時金融、白酒等藍籌股不斷回調,導致打新基金的收益受到很大影響。”
短期難有升溫
此外,據新時代證券統計,2018一季度周均IPO批文數從去年的8家降至3家,進行網下配售的新股僅26家,其中2018年獲得批文的不足20家。新股開板漲幅僅約200%,按平均每只新股打新收益6萬元左右來看,一季度網下打新收益僅約120萬元。
同時,2018一季度打新基金前10大重倉股普遍虧損,這些重倉股主要為滬深300指數成分股,而2018一季度滬深300指數下跌4.62%,打新基金底倉收益率隨之下滑。其中,10億以上規模的打新基金股票底倉收益率中位數最小,僅為-2.58%。
有受訪機構人士認為,打新基金的收益率中期內難有顯著回升,打新基金的規模和數量或進一步減少。
5月28日,北京一位分析師指出,“目前IPO的發行節奏已經降至每周2家,按照這個發行速度繼續下去,打新收益率肯定不會理想。但如果靠底倉,也充滿不確定性,因為今年的行情波動性極高。”
在“打新”渠道不順、底倉收益不佳的情況下,部分打新基金選擇將重心轉移到債券、對沖策略等方面。
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固收總監向記者指出,“自打新規則改變以來,打新基金就不再靠規模取勝,而對基金公司綜合投研能力提出要求。比如今年獲取較高收益的打新基金,對底倉的倉位控制和標的選擇就有非常高的要求。同時,在打新收益率下行的大趨勢下,打新只能提供一份額外的超額收益,僅憑該策略運作基金很難達到投資人要求,我們的打新基金采取的就是多策略組合,今年以來收益為正。”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