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中國青旅實業向多家金融機構發出了展期申請,并表態將在7月4日前償付北京黃金的欠付債務,但一些金融機構還是將中國青旅實業推上了被告席。
“中國青旅實業跟多家債權方都表示希望展期到7月4日,但同意展期的機構并不多。”上述債權方人士稱,多家金融機構已向法院提起訴訟,而且陸續啟動訴訟程序的機構越來越多。
知情人士透露,包括中信信托在內的四家信托公司對北京黃金的貸款出現實質違約,其中還包括一家央企信托,違約額約為6億。
“到現在也是沒有正式的消息傳出來, 各家踩雷的金融機構都比較焦慮,公司也沒有明確的還款計劃或處理方案的說明。”上述債權機構人士也表示。
“兌付神話”打破
2018年5月8日,華創證券發布一則《關于“華創中科金一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重大事項的公告》,按照合同約定,由華創證券管理的“華創中科金一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產品本應于今年4月28日屆滿終止,主要投資于“川信·中科金控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但截至當日,由于資金最終投向方中科金控未及時償還信托貸款本金和利息,觸發違約。
在發給債權機構的延期兌付申請函中,中青旅實業表示,今年金融機構信貸規模緊張,已獲批的銀行授信無法及時提款,同時公司項目前期投入較大,造成我公司短期流動性不足,資金鏈緊張,加上原計劃的資金籌措方案目前尚未落實,導致公司無法按期籌措足額資金償還到期債務。
“中國青旅實業的業務主要是幾大板塊,有文旅,金融,健康醫療,物流等。中國青旅實業前期做了大量的收購,有很多收購,資金計劃沒有做好也是違約的原因之一。”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今年來,債券違約特別是民營企業違約高發,一個較為普遍的認識是,央企、地方國企因企業性質、實際控制人隱形擔保等在融資成本、渠道、結構方面都具有明顯優勢,即使基本面較差,也可以通過再融資避免違約事件的發生。
在中科金控違約和中青旅實業這兩例違約中,“兌付神話”被打破。
不過,亦有消息稱在中科金控違約事件中,中科金控及大股東中科建設開發總公司正在盡快安排償還信托本金和利息。
一位信托經理認為,信用收緊下,是否違約與信用等級呈現一定的相關性。首先是信用中低等企業(爆發兌付危機),其次是信用中等企業,然后是信用高等企業。
“歸根到底還是系統性原因,如果不是系統性的因素,中小等信用評級的也很難出問題?!彼f。
在上述深圳某公募基金債券基金經理分析看來,下半年社融大概率回落,信用債問題的核心在于流動性,需謹慎風險進一步發酵。
他指出,一方面,在信用風險發酵的環境下,債券市場在5月份能夠提供的信用擴張相對有限;另一方面,就貸款表外回表內提供信用擴張也比較難。
“信用債會有比較大幅度的調整,導致信用利差出現比較明顯的擴張,甚至風險會傳染到城投企業。目前信用債出現的已不是估值和價格的問題(低價也難以處置),而是流動性枯竭的問題,且趨勢較難扭轉?!鲍@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