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近期,國家發改委與中國建設銀行將建立戰略合作機制,以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為目標,共同發起設立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并通過設立子基金等方式進一步吸引社會資金,基金目標規模約3000億元。
去年年初,國家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組織編制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該《指導目錄》是為了貫徹落實《“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涉及戰略性新興產業5大領域,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節能環保、數字創意8個產業,40個重點方向下近4000項細分產品和服務。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劉向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的模式主要是財政性資金投入一部分然后再加上社會資金,運作方式主要是按照市場化運營,由專門的基金機構負責,多數是股權投資基金,主要以股權開展產業投資,部分以股權+債權的方式參與產業投資。
浙江財經大學浙江經濟研究院副院長文雁兵昨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上述基金規模占所有政府引導基金的10%左右,規模和體量相對較大。從公司法律看,政府產業引導基金的運作方式一般分別為公司制、有限合伙和信托,實際中大多采用有限合伙制,即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和基金管理公司做一般合伙人,引入其他資本做有限合伙人。
中投顧問一位分析師表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已經打下良好基礎。在未來幾年,將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形成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時期。各地應抓住中央大力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創新發展的歷史機遇期,找準當地的發展機會,構建當地的新興產業鏈和創新鏈,形成具有競爭力的特色新興產業集群。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