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二季度A股市場整體低迷,上證指數多次觸及3000點大關。隨著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基金認為外部影響逐漸緩和,反彈行情一觸即發。短期來看,周期股或將扮演反彈“急先鋒”,但展望未來,具備科技創新能力的成長股或是更好的投資方向。
眾祿研究中心劉振認為,若外部因素在本月階段性緩和,A股將迎來較大幅度反彈。
前海開源基金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美聯儲加息對A股短期走勢有一定影響,獨角獸企業回歸也會分流市場部分資金,但獨角獸企業回歸會改變當前市場的市值結構。新經濟板塊在A股市場的占比會逐步提高,資金也會更加偏向龍頭企業,未來只有投資有價值的公司才能夠獲得較好的回報。
二季度A股市場走勢低迷,權益型基金的業績也受到明顯拖累。統計顯示,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2.11%,只有33.13%的產品獲得正收益。
華夏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軒偉認為,經過長期的震蕩調整,A股反彈隨時會出現。他表示,二季度經濟表現相對較好,投資者的關注重心也會轉向基本面。6月中下旬隨著外圍干擾因素逐漸減弱,月初轉出二級市場避險的資金大概率將回流,市場會有自救性的反彈機會出現。
近期隨著市場跌勢趨緩,部分個股已走出一波明顯的反彈,其中鋼鐵和房地產板塊表現亮眼。部分基金經理認為,鋼鐵和房地產板塊或是短期行情,長期來看成長股已進入可配置區間,代表新經濟方向的高端制造和科技股更值得關注。
鋼鐵煤炭行業在政策調控、基本面的交替影響下,隨著預期差的修復,帶來了幾次階段性的投資機會。但中融基金認為,該兩大板塊整體不會出現較大的行情,只能進行一些短期博弈。
華創證券王君團隊認為,四季度將是一個重要的做多成長股的窗口,可重點關注估值和業績性價比都在改善的計算機行業,而下游景氣提升的輕資產軟件服務會好于重資產的硬件行業。
民生加銀策略精選基金經理孫偉堅定看好成長股中科技創新企業未來的發展空間。他表示,成長股估值已處于相對低點,隨著國家支持、鼓勵科技創新及上市公司自身研發投入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公司將享受科技驅動、制造升級的機會,將慢慢涌現出能夠參與全球產業競爭、進入全球供應鏈的企業,可重點關注半導體、云計算、新能源汽車及生物醫藥等板塊。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