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資管新規政策影響下,銀行理財凈值化轉型加速,流動性更好的短債基金受到的市場關注度明顯提高。6月14日,光大保德信基金旗下光大保德信超短債債券型基金發布合同生效公告。
該基金于6月1日-8日展開募集,短短7天時間,募集期有效認購戶數累積8019戶,認購金額24.46億元。
近兩年新基金發行市場上頻頻出現短債基金的身影,去年鵬揚利澤債券、金鷹添瑞中短債相繼成立,今年5月,平安大華短債成立。還有更多的短債基金正在排隊等候監管審批,根據證監會公布的2018基金募集申請公示表,截至6月1日,包括興業短債債券、寶盈安泰短債債券、匯安短債債券、金鷹添祥中短債債券還在候審區。另外,中國人保資管人保鑫瑞中短債債券、創金合信恒利超短債債券已拿到監管“準生證”。
事實上,短債基金曾經被認為是雞肋一般的存在,因收益率不高、凈值波動、申贖時間較長受到詬病。對于近兩年短債基金再度受寵的原因,盈米財富基金分析師陳思賢坦言,2017年下半年以來,隨著金融監管趨嚴,資管產品打破剛兌正式提上日程,貨幣基金和銀行理財產品都受到了較大影響。
盈碼基金研究員楊曉晴表示,短債基金主要投資于剩余期限較短的債券資產,所以這類基金整體久期偏短,流動性較強,尤其在利率波動較大的環境下相對安全。今年以來利率債整體回暖,但受全球加息潮以及國內去杠桿影響,利率走勢難言樂觀;疊加信用利差走擴,違約地雷頻現,債券投資仍需謹慎,在此背景下安全墊相對較高的短債基金就會更受歡迎。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