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年中市場資金面趨緊,疊加獨角獸基金火熱募集搶占市場份額,同期發行的新基金遇冷。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今年6月以來新基金成立數量和發行規模方面,均較以往出現下滑。
W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23日,6月以來新成立基金65只(A、C份額分開計算),而去年同期,新基金成立數量為111只,同比下降超四成。
從發行份額指標來看,新發行基金產品在資金募集過程中也受到市場冷待。今年6月新基金首募規模為316.91億元,較去年同期529.73億元的首募規模同比下降40.17%。其中,工銀瑞祥定開發起式債券、光大保德信超短債債券C、長城智能產業混合等11只基金在產品募集期間獲得超10億元以上資金注入。
新基金發行市場遇冷,更有多只獲批募集的基金因募集資金遲遲未達標而宣告延期。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6月以來已經有華泰柏瑞國企整合精選混合、銀華歲弘定期開放債券、易方達中盤成長混合基金等16只基金產品宣布延長募集期。
如銀華心怡靈活配置混合基金就于6月22日發布了延長募集期的公告,決定將基金募集截止日由2018年6月22日延長至6月29日。在此之前,浦銀安盛安恒回報定開混合、渤海匯金量化匯盈混合也發布了基金產品延長募集期的公告,兩只基金原定募集截止日均為2018年6月15日,現均延長至2018年7月13日。
對于近期新基金發行市場降溫的原因,在業內人士看來,此前獨角獸基金造勢火熱,成為部分銀行券商渠道主打招牌,對同期發行的新基金起到資金分流作用,造成市場募集陷入低谷。今年6月,6只“獨角獸”基金的獲批發行無疑是市場上的最大熱點,6月19日,第二階段機構投資者募集期結束,盡管目前未有具體產品發布基金合同生效公告,但關于產品募集資金情況已在各大渠道流傳,有消息稱,6只產品合計募集金額超千億元。
多家基金公司市場部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今年上半年新基金發行較往年難度大增,滬上一家合資基金公司市場部負責人稱,“股債市場難言好轉,新基金發行本來就不容易,公司本應于近期發行的一只產品又恰逢"獨角獸"基金發行期,在與銀行進行銷售溝通過程中被告知暫時沒有檔期安排”。
“除了受獨角獸基金資金分流影響外,同時恰逢年中資金面偏緊,債市踩雷風波不斷,所以也對新基金發行造成沖擊。”上述負責人補充道。
據了解,從今年上半年基金募集整體情況來看較為冷淡,新基金發行動力明顯不足,且已經連續多月刷新年內新低。Wind數據顯示,今年1月,新成立基金97只,并在2月以139只的數量攀上新基金成立數量最高峰,3月以來,新基金成立數量屢刷新低,3-5月,新成立基金數量分別為128只、102只、91只。
從資金募集情況看,今年1月,新成立基金獲得千億元資金增量,以1205.92億元的募集份額登高,同樣募集份額超千億元的還有今年3月,不過,4月以來,新基金發行份額出現下滑,4月首募規模595.51億元,5月募集資金再度刷新下限,為351.86億元,其中,新成立債基的募集規模更是創2017 年5月以來新低。
與此同時,由于市場反應冷淡,公募基金市場上也頻頻出現“到點”成立的新基金,即剛剛滿足2億元投資門檻、200戶認購戶數的產品,如太平恒利純債、銀河睿嘉債券、平安大華MSCI中國A股低波動ETF、中歐優勢行業靈活配置混合等,均在首募規模剛過2億元門檻就宣布成立。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