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7月4日,一則“陸金所代銷的某資管計劃產品停止付息”的消息引發市場關注。記者從陸金所了解到,這款名為“大同證券同吉8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以下簡稱“同吉8號”)的產品,確實存在因底層借款人——上市公司東方金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金鈺”)相關銀行賬戶被凍結,出現2018年二季度利息兌付逾期的情況。
陸金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陸金所旗下陸基金接到大同證券通知,大同證券同吉8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底層借款人上市公司東方金鈺由于相關銀行賬戶被凍結,2018年二季度利息延遲到2018年7月20日之前支付,產品將于11月到期。
根據東方金鈺公告,目前公司經營管理正常,并已與相關機構達成和解,正在積極解凍相關銀行賬戶。該產品涉及陸基金60位投資人,代銷金額共7793萬元。該人士提到,此次陸金所投資者所受到影響的為“同吉8號”產品,而非此前市面所報道的“同吉3號”產品。
上述負責人還表示,陸基金作為代銷機構,會持續積極跟進,要求管理人督促東方金鈺及時付息,并第一時間向投資者說明最新情況。
記者查詢大同證券官網相關合同發現,“同吉8號”資管計劃于2016年11月17日設立,大同證券為管理機構,寧波銀行為托管機構,首次參與的最低金額為人民幣100萬元。
該資管計劃資金投向中海信托發行的“中海匯譽2016-87東方金鈺流動資金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該信托計劃資金用于向上市公司東方金鈺發放信托貸款,用于日常營運資金周轉及償還金融機構到期流動資金貸款。
公開資料顯示,中海信托是由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和中國中信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的國有非銀行金融機構,分別占股95%和5%,注冊資本為25億元人民幣。
此前6月29日,大同證券在其官網發布公告,提示“同吉8號”資管計劃存在的相關風險。公告稱,“本著最大程度保障投資人利益的原則積極與有關各方交涉,并催還本集合計劃2018年二季度分紅款項未果”。
針對“二季度分紅款項未果”的原因,公告稱,主要是由于東方金鈺子公司深圳東方金鈺網絡金融服務有限公司、云南興龍實業有限公司等主體與中睿泰信叁號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的合同發生違約并產生了相應仲裁,導致東方金鈺及子公司部分銀行賬戶、部分子公司股權及興龍實業所持公司股權被司法凍結,而上述事項可能導致借款人東方金鈺償還借款能力下降。
事實上,這不是陸金所第一次出現代銷風波,此前,由大同證券作為管理人的“同吉9號”和“同吉10號”兩款產品,通過信托計劃,分兩期向上市公司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發放信托貸款合計22656萬元,就因龍力生物發生流動性緊張產生逾期。
一位不愿具名的資深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這次出現逾期的產品,和上次的是同一家券商的資管產品,發行日期相近,不過底層資產是不同公司的債權。陸金所代銷了部分產品,之所以看起來連續出問題,實際上正是高風險的體現,而高風險的產品連續出現逾期是很正常的,剛兌思維盛行的當下,多少會對人心惶惶的P2P市場再次產生誤會心理沖擊,但同時這也是一場投資人風險教育。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