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隨著近3個月A股市場震蕩走低,尤其是前期強勢的醫藥板塊出現回調,醫藥主題基金的收益明顯回撤,而需求強勁、供應擔憂持續等因素于近期助推原油價格反彈,這使得QDII大宗商品類基金的收益回升。今年前7個月,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18%,原油類基金領漲,國泰大宗商品以22.59%的收益率領銜。權益類基金中,醫療主題基金收益率回撤,但仍然占據榜首。債券類基金平均收益率達到2.57%,但基金之間凈值分化明顯,大額贖回和踩雷信用風險導致 大漲大跌屢見不鮮。
QDII基金:原油類領漲港股類領跌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止7月30日,QDII基金平均收益率為3.18%,其中主投全球大宗商品的QDII另類投資基金的平均收益率為6.19%,投向權益類證券市場的QDII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4.12%,投向固收類證券市場的QDII債券型基金平均收益率為-0.88%。
國泰大宗商品以22.59%的收益率暫列QDII基金首位。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重點配置方向為原油類ETF基金,二季度WTI油價從65美元漲至74美元,單季漲幅接近15%,7月以來油價有所震蕩,但整體仍然維持在較高位。
嘉實原油、易方達原油A人民幣、南方原油、廣發道瓊斯美國石油C前7個月的收益率均在21%以上,這些基金的投資標的均為原油產業鏈股票或者是投向原油的基金。
除原油類基金外,跟蹤美股指數尤其是納斯達克指數的基金表現出色。廣發納斯達克100ETF、國泰納斯達克100ETF、華安納斯達克100人民幣以及大成納斯達克100等收益率分別達到18.37%、16.77%、16.01%、15.81%。
相較之下,由于上漲了2年的港股展開回調,投向港股的基金跌幅較大,某大中華企業精選基金下跌11.99%,是QDII基金中跌幅最大的。
權益類:醫療主題基金收益仍有優勢
投向國內A股市場的權益類基金中,盡管受7月份醫藥板塊回調影響,醫藥主題基金的收益率明顯縮水,但就整體而言,今年前7個月仍然是醫藥主題基金牢牢占據榜首。
統計,今年以來截止7月31日,富國精準醫療、富國新動力A/C的收益率仍然達到21.56%、20.66%/20.50%,雖然相比6月末的累計收益率有縮水,但仍然名列權益類基金前2位。匯添富醫療服務則排名第3,收益率為16.45%,中郵尊享一年定期以微弱劣勢名列第4,收益率為16.18%。交銀醫藥創新則排名第5,收益率為14.12%。除中郵尊享一年定期重倉新興產業股以外,其余基金均為醫藥主題基金。今年二季度,中郵尊享一年定期大幅減倉6成左右,前十大重倉股的集中度顯著降低。
跌幅榜上,3只基金虧損幅度超過30%,最大虧損幅度達到30.79%。金信價值精選A、富安達新興成長、嘉實環保低碳、華商樂享互聯網等多只基金虧損幅度在25%以上,分別為29.82%、28.51%、26.89%、25.70%。金信價值精選在今年二季度末配置了鈷、鋰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股票,以及中興通訊等。富安達新興成長在一季度末也重配了新能源汽車等股票,虧損較為明顯,雖然二季度以來已調倉,但基金凈值整體仍然震蕩,沒有明顯的好轉。
債券類:大額贖回與踩雷頻現
債券基金方面,受今年以來債券市場震蕩反彈推動,債券基金扭轉了2017年的頹勢,整體取得正收益。統計,今年以來截止7月31日,債券基金平均收益率為2.57%。其中純債基金(由于一級債基不能打新,統計時歸屬于純債類)平均收益率為3.27%,二級債基平均收益率為0.52%,指數類債券基金的收益率為3.72%。
排行榜上,多只基金或是受大額贖回影響收益率異常高企。諾安雙利今年前7個月的收益率達到20.14%,此外,平安大華惠裕等多只基金收益率超過10%,結合規模和凈值走勢判斷,這些基金多為大額贖回導致的異常上漲。
剔除這類基金后,中海惠祥分級、大成債券AB等基金漲幅居前,分別為8.21%和7.95%,此外,廣發7-10年國開行C、融通債券AB、大成景興信用債A收益率分別達到7.36%、7.36%、7.28%,排名同樣靠前。
跌幅榜上,中融融豐純債、華商雙債豐利、華商穩固添利、華商信用增強4只踩雷的基金虧損幅度已經分別達到48%、32%、22%和17%。海富通集利的虧損幅度也達到12.255,僅次于上述4只基金,從持倉看,該基金二季度末的債券持倉占比為88%,全部持有的債券為國開債。據此推測,或許該基金的大跌也跟大額資金撤出有關。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