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區塊鏈無疑是互聯網領域最炙熱的話題之一,相關報道屢見報端,但爭論和質疑也時有出現。何為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有何過人之處?能解決那些問題?中國在區塊鏈領域的發展程度是怎樣的?
“提到區塊鏈這個比較晦澀的概念,大家總是把它和比特幣聯系在一起。”區塊鏈技術專家、亞洲區塊鏈協會創始會員亓兵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指出,事實上,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不能等同于比特幣。或者說,比特幣只是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一種表現形式。
亓兵解釋說,通俗來講,區塊鏈技術是一個去中心化的信任機制,是一個全民參與記賬(信息記錄)的方式,從而形成一種分布式數據庫。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下,每個用戶之間可以直接聯系,而不再需要第三方(中心)作為“中介”。技術上看,這種信任機制是通過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所形成的。
去中心化和分布式儲存帶來的最直接好處便是能夠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亓兵表示,利用區塊鏈技術,就可以免去了“中心化”建設運營成本、溝通成本等,同時將大大提高溝通和交易效率。
“區塊鏈技術,使得人們可以在相互不認識、無信任的情況下,無地域限制地進行大規模協作,這將為經濟社會發展和治理提供新的思路,一個全新的經濟時代展現在公眾面前。”
亓兵表示。
區塊鏈技術的可應用領域遠不僅是在比特幣上。目前,業界已有共識,從業務上看,借助區塊鏈的安全特性與信任機制,將成為發展數字經濟的重要技術引擎,可以在多行業領域發揮作用,行業應用領域發展潛力巨大。
亓兵認為,區塊鏈技術為數字經濟的發展奠定了新基石,“區塊鏈+”的應用創新,昭示著產業創新和公共服務的新方向。“也就是說區塊鏈技術運用非常廣泛,很多傳統行業嵌入區塊鏈技術都會解決舊問題,創造新活力。”
亓兵進一步解釋說,由于區塊鏈的主要優勢是無需中介參與、過程高效透明且成本很低、數據高度安全,所以若在這三個方面有任意某個需求的行業都有機會使用區塊鏈技術。
他舉例稱,近年來頻發的銀行票據詐騙案就有望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避免。銀行票據業務中,在驗證票據真偽時只看票據上的簽名和票據本身的材質,犯案人員通過特定手法改變了票據上數額的數字卻難辨真假。而若在票據業務中引入區塊鏈技術,從票據源頭開始,便通過區塊鏈錄入數據,并在之后票據的每次流轉過程中均在該票據上寫入數據記錄,由此一來便可規避因人為改變票面數字而產生的票據詐騙。
亓兵還表示,傳統金融機構在結算和清算時都依靠中央系統結算來完成,造成了效率低下的問題;傳統跨國結算因為要通過類似于SWIFT這樣的中介機構,導致跨國匯款往往需要數天才能完成,且成本很高。但比如像比特幣,使用區塊鏈技術,在完全無中心機構的情況下,高效、穩定、快捷的運行了7年,實現了實時結算和清算。未來,若金融系統能夠實現去中心化的實時結算和清算,不僅將極大地提高全球金融效率,且能改變全球金融的格局。
對于區塊鏈技術目前的發展水平,亓兵認為,經過七八年時間的發展,全球正在跑步進入“區塊鏈經濟時代”,區塊鏈及相關行業在2017年將進一步加速發展。
據亓兵介紹,從全球范圍來看,而中、美、英、日四國處于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領先陣營。相比其他三國而言,中國區塊鏈技術在民間的運用更加領先。“到去年底,中國就有106家區塊鏈技術相關企業了,雖然從核心技術來說,中美之間在同一水平上,但行業發展上,中國的趨勢要比美國快,應用范圍更廣泛。”
同時,區塊鏈技術也已經得到各國政府的高度重視。今年2月份,美國國會宣布成立區塊鏈決策委員會,將針對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貨幣完善相關的公共政策。在中國,2016年初,央行表示將區塊鏈技術作為數字貨幣的可選技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已經成立了區塊鏈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