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理財機構通常是一項集專業知識、鑒別能力于一體的綜合性大考。
在今年春節假期、市場資金面偏緊等多因素疊加影響下,一季度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經歷了持續“小陽春”。普益標準的研究報告顯示,一季度444家商業銀行(不包括外資銀行)季末存續共計57350款理財產品,較2016年四季度增加4187款,增長7.88%,存續規模約29.13萬億元,較2016年四季度增長了2.92%。
而近日沸沸揚揚的民生銀行假理財案,給本身正處于行情火熱的銀行理財帶來了一陣清涼。一邊是理財者迫切的理財需求,一邊是行業中可能存在的違規問題,專業第三方理財機構睿博財富認為,提高鑒別能力、專業知識武裝、具備一定憂患意識,是防范理財風險的“護城河”。
財富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生最寶貴的東西之一,當委托一家機構進行收益打理時,切記要多聽多看多問。“但凡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都有唯一的產品登記編碼,登錄中國理財網可查詢到產品的相關信息,該網站是經銀監會批準建立的全國銀行業理財產品信息披露門戶網站。”睿博財富理財師說道,“而針對像第三方理財機構來說,除了解機構資質、牌照持有、產品本身的理財 范圍,還可以關注以往該產品的收益走向。購買理財產品時,對合同內容有需要了解的地方,及時咨詢相關專業人士;業余時間可以通過上網學習,參加理財培訓沙龍,學習了解一點相關專業知識;最后購買的產品風險屬性和自己的理財風險承受能力一定要匹配。”
超高收益的理財產品,不僅意味著高的風險,還可能意味著騙局。“理財時不要被超高收益沖昏頭腦,天上不可能掉餡餅,掉的最可能的是陷阱。” 睿博財富理財師介紹道,“通常收益超過預期年化收益率超過12%以上,就算很高的收益了。如果當下碰到有向您推銷19%甚至20%的理財產品,就要拉響內心的警鐘了。”睿博財富理財師提醒道。此外,如果購買的是結構性理財產品,由于這類產品掛鉤股指、股票、匯率、黃金等高風險標的,收益率是一個區間,要參考標的資產的表現而定,收益為零的情況也時有發生。
關于睿博財富
睿博財富(RuiBo Wealth)隸屬萬德眾歸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旗下財富管理事業部。其品牌誕生于2013年5月,是一家專業為客戶提供理財咨詢、金融資訊、遴選高收益穩健金融產品的獨立第三方理財機構。作為大眾金融服務商,睿博財富將大眾客戶作為服務對象,提出“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以客戶服務為導向、全心全意伴隨客戶成長”的經營理念,以專業化、專屬化的服務獲得更多客戶的信任。理財產品覆蓋銀行、保險、信托、證券、創投等各類高端理財產品的全方位理財平臺;提供信托計劃、券商(基金)資產管理計劃、有限合伙基金、FOF產品在內的各類理財產品。
關于第三方理財
第三方理財是指獨立于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的不代表和隸屬于任何一家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型企業。不偏重任何一家產品供應商,而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公司通過分析客戶的財務狀況和理財需求,判斷所需的理財產品,提供綜合性的理財規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