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要清楚明白錢是怎么造出來的?
很簡單,錢是央行開足馬力印刷出來的。那央行印多少錢又是參照什么標準?是通過央行創造的基礎貨幣以及央行確定的貨幣乘數相乘創造的。
其中,央媽創造基礎貨幣的方法包括外匯占款、債券逆回購、中期借貸便利、央行再貸款等.
貨幣乘數的作用,通俗點說是在商業銀行存款變貸款、貸款變存款、存款再變貸款的過程中實現的。
我們再來看一個公式:
市場中貨幣供應最大值=基礎貨幣x貨幣乘數。
根據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得出基礎貨幣和貨幣乘數的適時增加或減少能夠改變貨幣供應量。一般情況下,央媽會依據GDP增長率、CPI漲幅和失業率情況適時升降。
但事實上,錢一旦印出去就很難減少,只會越來越多不會變少。所以經濟好時為了應對新增財富用于交易央媽會開足馬力印錢,當經濟不好時為了刺激經濟也是印錢,所以不管經濟怎么樣央媽就愛印錢。
所以這么印下來流通中的錢只會越來越多。根據央行的統計,截至2001年12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為15.8萬億元。十年之后的2011年12月末,M2增長至85.2萬億,增長69.4萬億,增幅達到440%.
反映在實際生活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房價的飆漲了。10年前的房價和10年后相比,如果只是追上M2增速你的財富實際上根本沒有增加,只是你增長的財富正好和被稀釋的購買力達到了一個平衡。
實際上每一次新增貨幣都是對現存貨幣購買力的稀釋,尤其是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這種情況會變得更糟。
這種稀釋過程其實最受傷的是工薪階層。因為富裕階層大部分靠資本得利,他們是負債比較多的一部分群體,而稀釋需要一個過程。最先能拿到錢(貸到款)的群體得益,而后拿到錢(工薪族發薪)受損,因為他們拿到錢已經在貨幣貶值之后了。
所以,誰能從銀行最先貸到款,誰就能在這場資產保衛戰中占據優勢。那么現實生活中工薪族該如何保衛自己的財富?
嘉豐瑞德高級理財師表示,在貨幣長期貶值的預期下,減少儲蓄、適當負債、提前消費、借錢投資!
減少儲蓄是為了防止貨幣被不斷稀釋,當然減少儲蓄不是不儲蓄,保留3-6個月的現金還是有必要的;
適當負債是為了享受債務被稀釋的好處,在市場上越來越多的錢也就意味著更好賺錢,而債務卻不會變多;
提前消費是享受債務被稀釋的好處,同時也能夠提升自身生活品質;
借錢投資的話不僅享受債務被稀釋,還能享受貨幣超發帶來的貨幣紅利,但前提是投資標的的漲幅要高于債務利率。
所以,對于工薪族來說,你為什么越來越貧窮?因為你落后于這個時代的理財思維注定了你的財富增速總落后于貨幣被稀釋的速度。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財經365)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經本站核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