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無論是買房還是租房,我們的房價永遠都在上漲,人們盼星星盼月亮盼著房價下跌,但這一次真的給我們盼到了,這十幾年的大趨勢,說不定將在最近發生扭轉。
今年3月以來,樓市調控席卷全國,隨后的4月,一線城市房屋租金開始出現下滑。
- 1
-
上海:房租十年首降
根據上海房屋租賃指數辦公室的數據顯示,上海房租指數結束了連續90個月的上漲行情,從今年1月開始延續了下跌的態勢,成交僅76.9萬平方米。4月份,中原二手住宅租賃共成交1197套,環比下滑20.89%。
以楊浦為例,由于房源空置率比較高,大量房源成交周期維持在1個月以上,租金下滑較為明顯。一房租金由3500元/月下滑到3200元/月左右,兩房租金由6000元/月下滑到5300-5500元/月之間,三房租金由8500元/月下滑到7500-7800元/月之間。
4月份中原(上海)租金指數月報顯示,4月中原(上海)租金指數為238.2點,環比小幅下滑1.09%,同比下滑4.38%,環比、同比跌幅均有所擴大,全市租金均價77.7元/平方米/月。
- 2
-
一線城市租金全體下行
實際上,上海并非個案,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租金都在持續下降,而且都是金融危機以來首次。就北京而言,據我愛我家統計,4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價下跌6%,結束了自2015年12月份以來的持續上漲,網簽套數下滑超三成。據第三方機構測算,一線城市租金回報率已經降至1.5%左右,北京甚至跌破了1.5%。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近期上海租賃市場相對降溫,對于北京市場有啟發,“部分二手房交易受到影響,會轉售為租,這樣會帶來此類市場房源的增多和租金的下調。購房市場降溫以后,租賃市場也會隨之下調”。
證券時報分析,對于目前在四個一線城市買不起商品房、住不上保障房的“北漂南漂”們來說,房租出現首次下降顯然是條好消息,再與包租婆包租公談房租無疑就有了底氣。而在過去十幾年,多數時候房價持續上漲,房租也跟著上漲,某些時候房租漲幅超過了房價漲幅,這讓“X漂”們的生活壓力不小。
- 3
-
樓市調控初見成效
從去年持續至今的樓市調控,已為本次房租市場變化埋下伏筆。
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分析稱,整體看2017年4月份各地樓市調控政策繼續加碼,在政策約束下樓市表現一般,成交量同比和環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從調控政策內容看,4月份,超過50個城市發布了70余次調控政策,其中全國已經有超過20個城市“限售”,正成為當前各地樓市調控的新思路。預計未來還有更多的城市將執行落地這一新調控措施。
- 4
-
三大因素推動租金回落
針對一線城市房租回落情況,證券時報分析:
首先應當歸功于去年下半年開始的這一輪樓市治理。由于多個城市對房價過快上漲采取了嚴厲調控措施,一方面讓不少房源“由售轉租”,為住房租賃市場增加了供給。
其次,一線城市重拳治理房屋中介市場,擠出了租金中人為添加的水分,也促使租金回歸真實水平。
另外,也要歸功于建設公租房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公租房對一線城市房租下降的貢獻在于,既分流了部分租房需求,也拉低了平均租金。
一線城市房租首降只是一個開端,拉開了房租回歸合理水平的序幕。這是因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已經成為樓市新定位,不管是臨時調控還是建立長效機制無疑都會圍繞這一新定位,當房子不再被炒,房價將趨于穩定,這有利于穩定租金乃至降低租金。
另外一方面,北上廣等特大型城市,紛紛提出人口要控制X千萬的“天花板”,這對租房市場產生了一定影響。當未來供給增加而需求被控制,顯然為房租下降創造了有利條件。
- 5 -
租金回落只是開始?
房地產專家韓世同對易簡財經表示,租金回落只是開始,目前中國的樓市還處在第一個階段,即租金下跌、房價橫盤以及租金收益率下行的階段,樓市成交凍結對租金的影響將持續顯現。
對于投資者而言,租售比的影響較大,在樓市火熱的時候,一些問題都被狂飆突進的房價所掩蓋,而當大潮退散之后,問題才會一個個顯露出來。尤其是對炒房者來說,租金的下降,是致命的打擊。
北上廣深被認為是樓市風向標,當這些城市房租開始下降,其他城市房租大概距離下降也不遠了。
-
6
-
泡沫退潮,誰在裸泳?
過去十多年,中國人形成了一種固有觀念,買房子不會賠,買房子能防通脹。大家都拿房子當成帶杠桿的資產在炒,價格越炒越高的。而實際的居住需求并沒有那么強烈,說是剛需,其實就是怕以后買不起了,不然很多人租房也完全可以。
所以絕大多數人應該考慮考慮,如果房價每年跌10%,你還會買房嗎?
一直漲到現在,北上廣深的房價直追東京、香港,而收入只有人家的幾分之一。90后畢業的一代的望房興嘆,小編必須給最近的調控點個贊,這一次,租金的下降體現了社會的公平和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