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投資該堅持多久?這是投資者經常困惑的問題,基金定投也不例外。很多投資者在單筆投資失敗后,開始采用基金定投方式,但在近一年的投資實踐中,由于A股市場指數疲軟,大部分行業估值不斷降低,所以定投盈利不明顯,甚至還出現了虧損。
如何看待虧損
很多人定投一段時間出現虧損后,都會比較難以接受,一方面是對基金定投沒有客觀認知,以為只要定投就一定能盈利;另一方面是盈利心切,遇到虧損便如坐針氈。那么投資者應該如何面對基金定投遭遇虧損這個問題?
首先,投資者需要明確,定投的主要優勢是平滑風險,分攤成本,并不能始終保持盈利,當然,也沒有任何一種投資方式可以實現這一點。實際上,基金定投依然取決于基礎市場環境,只有在結束定投時,基金的單位凈值大于定投期間該基金單位凈值的平均值,才能獲得正收益。
其次,基金定投的時限并不是一個時間的概念,而是市場周期的概念,即在市場調整中堅持定期分批買入,一直到市場結束熊市,重新走牛后,基金定投盈利的可能性才更大。
第三,與股票投資的止損不同,基金定投強調停利不停損。這里說的不停損并不是放任虧損;而是在熊市中堅持分批買入的原則,以紀律性投資克服人性弱點,同時降低投資成本。
為什么堅持定投
在投資實踐中,“買在最高、賣在最低”是經常出現的現象,造成這個現象的根源是投資者的貪婪和恐懼心理。
摩根大通的一份統計數據顯示,如果投資者在1993年到2013年堅持每個交易日都投資標普500指數,年化收益率可達9.2%。如果交易者在這段時期中錯失10個最佳交易日, 那么年化收益率會大幅降至5.4%,這意味著縮減了幾乎一半的收益。
對此,摩根大通的建議是:“要保持你的投資計劃,因為持續捕捉到市場時機是非常困難的,市場走低通常會導致投資者做出情緒性的決策。”
基金定投的意義正是在于以紀律約束保持投資計劃,避免因為恐懼和暫時性虧損過早離場,以至于錯失未來的上漲收益。那么如果一定要用時間概念衡量,定投到底需要堅持多久?海通證券2000-2012年的實證研究表明,A股市場進行基金定投的時間越長,風險越小,建議以3-5年為宜。
哪類虧損可果斷贖回
在下一個牛市來臨前結束定投,這顯然是錯誤的。那么,是不是所有的虧損定投都應該堅持下去呢?答案是否定的。
定投的平均份額收益=贖回時單位凈值-平均成本。
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當基礎市場進入長期熊市,市場低迷期超過投資者規劃的投資期限時,基金單位凈值長期走低,單純地攤低成本將無法保證投資收益。
招商證券的統計數據顯示,假設投資者在2000 年開始選擇定投東京日經226指數,在堅持定投超過長達12 年之后,2012年的收益仍不能轉正,虧損幅度高達20%。在12年的長期“投資”中,日經指數的定投投資者承擔了兩成的虧損,以及更大的機會成本。
如果投資者在2009-2012年的三年中,選擇了恒生指數、納斯達克或道瓊斯三只指數進行定投,可以分享到震蕩向上的微笑曲線,但日經指數則走出先升后落的倒微笑曲線,盡管期間指數漲幅一度達到一成,但由于大趨勢仍是長期向下,除非在最高點及時賣出,否則日經指數定投的效果仍是虧損的。可見,長期定投的有效性,依賴于基礎市場長期趨勢向上的基礎條件。
同時,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投研管理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基金盈利前景。投資者在選擇定投基金時應充分考慮公司背景和基金特性,可考慮諸如廣發中證500、廣發環保等長期趨勢向好的權益類ETF,背靠老牌基金公司,投研團隊實力雄厚、整體業績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