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市購買券商股的邏輯:
券商行業是一種看股市天氣為生的周期性行業(少數大券商除外)在牛市中成交量持續放大并會發行大量的新股,從而導致券商傭金和承銷收入呈幾何倍數放大。證券公司業績好推動著股價的上漲,引發機構和個人投資者搶購,對股價形成一種摧枯拉朽式上揚,這種正反饋的作用是巨大的。這就是牛市為什么買券商股的原因!
二、過往金融三架馬車,券商帶頭的牛市行情為什么在2017結構性牛市行情中表現滯后:
歷史經驗表明券商是牛市行情的領頭羊,其后才是保險與銀行,今年卻與眾不同以中國平安領隊的保險板塊于4月26日首先啟動,其后帶動招商銀行為主的銀行板塊在5月12日發動結構性牛市金融第二波行情,唯獨缺少券商板塊的整體參與,只有像華泰證券之類的轉型理財服務為主的少數券商有所行動。
每當市場好轉,券商板塊幾乎是非漲不可,2006年到2007年股改大牛市,中信證券最大上漲幅度超過30倍。2014年底,又是以中信證券為代表的券商股,吹響了2015年上半年牛市的號角。而現在3300點關口,券商板塊卻表現不佳。業內人士認為,這或許與今年上半年金融強監管有一些關系。
如資管業務方面,今年4月,證監會對券商資管資金池業務提出限制產品規模、限制投資范圍(控制久期錯配、控制杠桿倍數等要求).5月證監會發言人張曉軍首提全面禁止通道業務,強調不得讓渡管理責任。投行方面,新時代證券、西南證券和愛建證券等也被證監會點名處罰。此外,一些券商的新三板業務、經紀業務等,也曾被監管層采取各種措施。
三、券商行情會不會缺席:
根據一些歷史數據的回溯,只要滬深兩市周交易額大于2.5萬億,券商行情就是大概率的爆發,最近數月大盤股帶動下的結構性行情中成交量一直徘徊在1.9萬億左右,欣喜的是八月第一周截至目前已突破2.5萬億,如果能連續4周保持量能穩步增長,券商股的春天必定到來。
市場數據持續向好,顯示投資者信心正在恢復。數據顯示,本周A 股市場交易活躍,日均成交額同比上漲14.87%,經紀業務改善預期升溫,存量方面本周A 股總市值上浮0.40%,有87 億股對應市值901 億元的限售股本周流通。
當前證券行業估值接近歷史底部,尤其是大券商, PB 處在歷史底部,向上空間大。從嚴監管趨勢未變,證監會繼續以專項行動為抓手,持續保持對操縱市場行為的打擊力度。鋼鐵、有色等周期品的輪番上漲帶動各板塊輪動,市場交投氣氛回暖,行業A 類券商有望擴容。
川財證券:券商經營分化,建議關注穩健經營的龍頭券商。本周券商板塊在非銀板塊中領漲,周末多家券商陸續公布7月經營數據,合計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同比、環比均有所下滑,華泰證券、招商證券、西南證券凈利潤改善幅度較大,經營出現分化。在防范系統性風險趨于謹慎、監管趨于常態化的背景下,我們認為持續穩健合規經營的規模券商將持續受益,考慮當前股價及PB 位置,建議中長期關注中信證券、華泰證券、國泰君安。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