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創業板的強勢表現,近來跟蹤創業板指數和創業板50指數的ETF產品成交活躍度明顯提升。目前,市場上這類產品有4只,分別為廣發基金、易方達基金、南方基金和嘉實基金所有。
記者了解到,廣發創業板ETF近期獲得了場內部分機構投資者和不少投資者的追捧,場內成交量由日均700萬元左右,翻倍至1500萬元左右,也是唯一一只存在溢價可能的創業板ETF。
“市場對創業板的投資熱情大概率會持續一段時間,畢竟創業板是今年以來僅剩的沒有較大表現的板塊。”對當下創業板的漲勢,廣發創業板ETF基金經理劉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劉杰看來,有三個因素支撐創業板近期的強勢表現。其一,創業板指數當前估值處在40倍左右,而歷史最高為130倍左右,最低為30倍左右。相對而言,創業板的風險得到了釋放。其二,自2015年A股大幅調整以來,創業板指數依然處在底部區域,相較整體A股市場,創業板是少有的依然處在指數點位底部的指數之一。其三,市場開始重視創業板的投資機會。
劉杰說,廣發創業板ETF成交活躍還得益于另一個因素。該基金于今年二季度成立,為4只產品中最年輕的一只,不僅成立時創業板指數位置相對較低,而且有效避開了一些停牌股票帶來的不確定因素。
記者了解到,今年二季度以來,創業板相關ETF產品就開始出現凈申購的現象。與此同時,除了半年報顯示證金、匯金入駐部分創業板股票外,據港交所近期公布的最新持股數據顯示,外資也通過深港通連續兩周增持創業板部分股票。
市場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從近期市場表現看,市場下跌時創業板相對抗跌,市場上漲時創業板時有搶眼表現。現在市場似乎已認識到創業板整體處在估值合理區域,其中的“創藍籌”更得到一些機構的青睞。
“創業板重新得到了市場關注,但風格切換是否已經到來還需要觀察。”劉杰說,目前在金融監管趨嚴的大環境下,創業板未來整體業績增速以及外延式并購的持續性需要接受考驗。
免責聲明:本網站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