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雙錄資料圖
財經365訊,伴隨著巡視利劍來襲 銀行理財也迎來了“雙錄”的批文。銀行理財已成為大家投資理財的主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銷售誤導、風險提示不夠等原因,使得銀行理財也隨即成為消費者者投訴的高發地。
近日,銀監會下發批文《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專區錄音錄像管理暫行規定》,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實施專區“雙錄”,即設立理財產品銷售專區,并在銷售專區內裝備電子配套系統,對自有理財產品及代銷產品銷售過程同步錄音錄像。這一新規將從10月20日開始全面施行。
據相關報道了解稱,部分省市“雙錄”工作從4年前就已經開始先行先試。不過,此前試點“雙錄”的銀行在具體執行中也有打折扣的情況,這也是監管層此次出臺新規細則的原因之一。比如,一些客戶經理或多或少嫌“雙錄”繁瑣;還有些大客戶在購買理財產品時不想被太多人知道,不愿意留下語音影像資料;更有甚者,部分網點的“雙錄”工作只是在走形式,還有的會出現非本人錄音的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在產品管理方面,新規要求各家銀行建立統一的產品信息查詢平臺,并由專門部門負責平臺的信息錄入及管理工作,凡未在平臺上收錄的產品,一律不得銷售。在產品銷售環節,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在自助終端等電子設備上對產品風險信息進行充分披露。嚴禁銷售人員在自助終端等電子設備上代客操作購買產品。嚴格要求一定要在“雙錄”的情況下引導客戶購買。
“雙錄”有助保障投資者知情權。銀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稱,專區“雙錄”以技術手段加強了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銷售行為的硬性約束,強化了其信息披露義務,有利于從源頭上規范銷售行為。相關業內人士表示,“銀行實施‘雙錄’后,銀行員工的一言一行都被錄入監控中,在售賣代銷產品時要清楚告知投資者產品的風險及屬性。”從一定水平上不只保障了客戶的利益,也保證了本人的安全利益。
從銀行角度來說,“雙錄”工作構成了統一的操作及銷售流程,統一規范的營銷話術,有利于防范誤導銷售,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客戶服務質量。從消費者角度來說,能夠讓消費者更清晰地理解產品發行的主體、危險屬性、收益水平等相關內容,準確了解所購買的是銀行自發的產品還是代銷的產品,是保本理財還是非保本理財,是否是穩定收益,從而真正做到信息對稱、自主選擇、風險,有效保護了消費者的知情權。
以上就是關于銀行雙錄的相關訊息,獲取更多銀行理財行情動態,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