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商所執行董事兼高級經濟師埃里克·諾蘭日前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美股股價上漲的同時,企業盈利增速開始放緩,呈現出典型的牛市末期特征。預計市場可能在兩到三年后觸頂,然后顯著回調。他還預期,盡管美聯儲將在9月宣布“縮表”計劃,但貨幣政策收緊不意味著資金會馬上抽離市場,平均要有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滯后期。
美股股價與盈利表現脫鉤
中國證券報:我們觀察到今年以來美股市場波動性一直保持在低位,同時三大指數不斷創新高,如何解釋這樣一種現象?美股牛市還會持續多久?
埃里克·諾蘭:事實上全球多地市場的波動性都非常低,這與全球范圍內強勁的貨幣供應增長有關。但這一情況可能會開始改變,因為美聯儲將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同時歐洲央行可能逐步結束量化寬松,這顯然會將流動性從金融系統中抽離,并可能導致市場波動性上升。
眼下美股市場存在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就是在股價持續上漲的同時,企業盈利增速開始放緩,也就是股價和盈利表現脫鉤。這正是牛市末期的一個典型現象。
梳理歷史數據可以看到,標普500企業盈利占美國GDP的比重在1997年開始下滑,三年后美股觸頂;上一輪牛市中,上述比重在2006年開始下滑,約一年后美股觸頂;本輪牛市中,受能源企業盈利大幅下挫的拖累,標普500企業盈利占GDP比重在2015年已經觸頂,但市場目前仍在上漲中。
未來我們很可能看到美股波動性上升,但這不意味著市場馬上就會觸頂。預計美股在兩到三年后才可能觸頂,然后可能出現顯著回調。
中國證券報:面對潛在的市場下跌,投資者應如何調整資產組合?
埃里克·諾蘭:這取決于投資者現有資產組合的配置情況。如果是對美國股票有較大敞口的投資者,我建議最好的對沖方式是做多美國政府債券。因為一旦股市遭遇拋售,美國國債價格通常會上升,而且相比股票而言,國債的投資風險要小得多。另外就是利用合適的期權產品對沖。
高負債給利率造成下行壓力
中國證券報:繼美聯儲之后,其他主要央行也可能陸續收緊貨幣政策,未來全球利率水平會否大幅走高?
埃里克·諾蘭:盡管美聯儲已經收緊貨幣政策,但美國的利率水平仍非常低,歐元區和日本的利率處于歷史低點,其他諸多國家利率也面臨下行壓力,包括澳大利亞、加拿大、中國和韓國。
導致利率如此之低的主要因素不在于通脹和經濟復蘇情況,而在于債務水平。近年來全球總債務持續增長,從公共和私人負債合計占GDP的水平來看,日本接近400%,美國和歐元區接近250%。超高的債務水平迫使利率必須保持在低位,這樣才能為債務融資。當負債較低時,個人、企業或政府增加杠桿可以迅速增大GDP,而當負債較高時,增加的借款主要用于償還原有貸款的融資。
美聯儲點陣圖預計到2019年會加息到3%左右,但考慮到美國總體債務水平占GDP的比重高達253%,美國經濟可能難以承受3%的利率。據聯邦基金目標利率期貨,市場預計美國利率水平在2020年末穩定在1.75%附近的可能性更大,我認為這一預測更為現實。
中國證券報:美聯儲可能在9月宣布啟動“縮表”,這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埃里克·諾蘭:美聯儲已經向市場釋放出非常明確的信號,會在9月正式宣布啟動“縮表”,我認為意外情況發生的可能性非常低。但美聯儲會以怎樣的速度“縮表”還是未知數。實際上,從宣布貨幣政策調整到影響在股市上顯現,是存在一定滯后的。比如美聯儲在2004中至2006年中連續加息,基準利率從1%上調至5.25%,但美股上一輪牛市直到2007年才觸頂。貨幣政策收緊不意味著資金會馬上抽離市場,平均要有一兩年甚至更長的滯后期。
相比之下,我認為對市場而言更大的風險是美國政府的潛在關門,因為與美聯儲政策前景相比,華盛頓的問題仍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一旦美國政府關門的情況真的發生,對市場的影響將取決于關門會持續多久以及會有怎樣的解決方案,如果只是幾天就沒關系,但如果會持續更久,就會有更大的問題。上周特朗普總統與國會領袖達成的共識,只是將政府關門的風險推遲至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