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 理財知識:5大黃金法則 等你來掌握。不管你擁有多少錢,如果只盲目的理財,那一定不是在給自己增加收益,而是在把自己置于風險之中!所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遠!理財界的前輩在實踐中總結出了很多經驗,尤其是一些簡單直觀的公式,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去理財!
1. 嚴防支出,堅守利潤
支出=收入-利潤!這條解決的是:先計劃支出、還是先計劃儲蓄。
如果能將“利潤=收入-支出”的觀念轉變為“支出=收入-利潤”的觀念,每個月先定期按照一定的比例將自己的工資存入銀行(即每月定存),再將剩下的工資用于自己的日常開銷,你的儲蓄將會快速增長。
2. 收入增長≠財富增長
30年后的12w=現在的5w!這就是經典的通貨膨脹。
例如,一個普通家庭現在一年的生活費用是5萬元,每年的通貨膨脹率為3%,那么30年后這個家庭如要保持現在的生活品質,一年的生活費用就會變成12.14 萬元。
所以,在進行理財投資籌劃過程中,牢記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的財富增長才是真正的財富增長哦。
3. 穩健理財型=50%穩守+25%穩攻+25%強攻
穩健理財 or 風險投資?
對于大多數工薪族以及普通家庭來說,投資理財一定偏向于穩健型,但高收益產品又很誘惑。所以,安全理性的投資前提,需要掌握一個適度的配比。
50%穩守,拿出一半積蓄進行保本理財;25%穩攻,購買低危險、穩健收益的理財產品;25%強攻,可選擇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
如此,理財資金安排是不是方便很多啦?
4. 風險承受度=100-當前年齡
“投資風險能力”是一個必須要面對的理財重要問題。
雖然,風險承受度是因人而異的。但客觀上說,最容易衡量的標準,即與年齡成反比。
年紀越大在養老、醫療等方面的支出越大,會選擇更穩健的產品以期回報。而年輕族群,有良好的職業預期,也更能承受高收益產品伴隨的風險。
5. 家庭理財完美方案:4-3-2-1
4-3-2-1就是指家庭資產合理配置比例。
即家庭收入的40%用于供房及其他方面投資,30%用于家庭生活開支,20%用于存款以備應急之需,10%用于保險。
這樣的分配比例能有效分散風險,幫助家庭資產實現保值增值。
以上就是關于理財知識:5大黃金法則 等你來掌握的相關訊息,了解更多理財知識行情,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