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今天的案例想和大家交流一個網貸理財的高級問題:我們應該拿多少資金投資網貸?
為何說是高級問題呢,舉一個例子就明白了:
假設兩個人都有100萬,甲的理財是 1萬存銀行 + 99萬投資型網貸平臺,乙的理財是 99萬存銀行 + 1萬激進型網貸平臺。如果他們到“葉老師的投資問答”咨詢各自的網貸平臺靠不靠譜,甲的平臺會被肯定,而乙會被警示風險。
但實際上誰的理財更有問題呢?顯然是甲,這種將99%的資產配置于網貸的做法,只適合少數風險容忍度極高的理財者。乙的網貸平臺選擇雖然較為激進,但整體理財仍屬保守穩健。
我反復強調“網貸理財三法則”,一個科學的網貸投資方案需要回答這3個問題:
1、你應該用多少資金投資網貸?
2、你適合投資哪些網貸平臺?
3、如何分配各個平臺在網貸組合中的比例?
在我遇到的網貸咨詢中,90%的提問都是“**平臺可不可靠?”,這個問題雖然重要,但平臺評價并非完整的操作建議,指導意義是有限的。
部分網友在咨詢過平臺評價之后會追問:“這個平臺在網貸投資中的占比應該是多少?”,他們開始有了分散投資意識,問題也更具實操性。這也經常是一個讓我很驚喜的追問,讓自己覺得反復強調的分散投資終于稍有認同和成效。
最重要的問題是今天的話題:我們應該拿多少資金投資網貸?這個回答往往才是投資風險水平的主要決定因素。
在我接觸的咨詢者中,不少人是全部資金投資網貸的。那么,全副身家投資網貸,這樣理財到底有何不妥呢?
在經濟好的時候,選擇一些相對較好的網貸平臺幾乎就是“躺著賺錢”,但這并非事情的全部。對于網貸、股票、股票基金等高風險資產而言,理財并非只賺不虧的。如果遇到經濟衰退,網貸理財是可能因為壞賬激增等原因而發生較多損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