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7個月,股指期貨迎來了年內的第二次松綁。繼今年2月中金所對期指手續費、保證金和日內開倉數量做出調整以后,9月15日晚間,三大股指期貨合約的手續費金額和部分股指期貨合約的保證金標準,再度下調。
在多位基金經理看來,隨著股指期貨運行狀態的恢復及相關政策的逐步放開,量化基金特別是對沖策略產品的運作空間將獲得明顯提升。此外,在業績整體回暖及利好因素帶動下,公募基金對量化基金的布局及創新力度也在不斷加大。
量化基金再迎發展契機
中金所于9月15日晚間再次宣布,將滬深300和上證50股指期貨各合約的交易保證金標準,由目前合約價值的20%調整為15%;滬深300、上證50、中證500股指期貨各合約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標準,由萬分之九點二調整為成交金額的萬分之六點九。
雖然本次調整的力度較今年2月明顯下降,但業內均將其視為監管層鼓勵股指期貨恢復常態化交易的信號。富善投資認為,此舉將提升市場參與者的積極性,更加豐富的市場參與者結構會使市場生態發生較大改善,并令市場整體走勢更加平穩、趨勢性更強,這對于量化對沖和量化CTA產品都是積極信號。
南方絕對收益的基金經理李佳亮在半年報中預計,如果股指期貨政策放松并逐步恢復常態,將有效提高量化對沖類基金的運作空間,從而為投資者提供合乎預期的收益率。
“我們密切關注國內股指期貨市場的變化,一旦貼水收斂到一定程度或消失,我們會積極增加對沖策略的倉位。”華泰柏瑞量化對沖的基金經理田漢卿在半年報中表示。
公募加大產品創新力度
下半年以來,伴隨A股市場的熱點從“一九”行情逐步擴散,以及商品期貨市場波動率上升,量化基金的整體業績呈現明顯回暖。數據顯示,截至9月15日,今年以來收益率超過10%的量化基金多達25只,其中,華泰柏瑞量化優選混合、景順長城量化新動力股票及上投摩根阿爾法混合位列同類基金前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華泰柏瑞基金旗下多只量化基金抱團占據了業績排行榜前列,例如華泰柏瑞量化驅動混合、華泰柏瑞量化智惠混合、華泰柏瑞量化先行混合等基金的年內漲幅均超過20%。
多重利好因素帶動下,公募也加大了對量化產品的布局力度。證監會最新披露的《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公示表》顯示,下半年以來,長信、銀華、萬家、易方達、富國等多家基金均提交了量化基金的募集申請。此外,市場上還有多只量化基金正處于募集期。
去年年底以來,市場風格的轉變,對量化模型的應變能力和數據處理的精細程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策略同質化嚴重、動態調整能力不足等缺陷,令部分量化基金的業績明顯受挫。在此背景下,公募基金開始加大相關產品的創新力度。
比如成立于今年8月的萬家量化睿選混合,將人工智能加入量化選股模型,令其模仿人的判斷去主動地捕捉市場信息,對海量信息進行加工,形成自己的決策。還有正在發行的華泰柏瑞量化阿爾法基金,采用超額收益最大化策略,不再局限于跟蹤某一指數,而是在全市場靈活選股,捕捉超額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