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整體上行,隔夜和7天利率分別報2.6958%和2.8320%。而隨著今年以來的利率不斷走高,短期理財型基金重回公募基金的視野,不論是發行還是審批,都在逐漸回暖。
業績發行雙雙回暖
據數據統計,2017年以來,共有包括民生加銀家盈季度、海富通季季利、信誠理財28日盈等11只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成立,投資期限少于6個月的則有6只產品,而在2016年全年,僅有興業14天理財和國金及第七天理財兩只短期理財產品,2015年則無一只短期理財產品成立。最新成立的一只基金當屬民生加銀家盈季度,9月13日正式成立,首募規模為52億份,目前是9月首募規模最大的一只產品。
從首募規模來看,新成立的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首募規模普遍超10億份,且多為提前滿足成立條件結束募集。其中,招商招財通理財債券基金、中銀理財90天債券基金首募規模均超20億份;海富通季季通利理財債券、易方達掌柜季季盈理財債券、嘉實6個月理財債券首募規模均超10億份。
在7月下旬,有分析人士表示,或許與貨幣基金流動性新規有關,短期理財型基金暫時不被受理。而在9月1日證監會發布的基金募集申請核準進度公示表中,出現了金鷹添瑞中短債、南方雙月和平安大華短債債券三只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產品,其中金鷹添瑞中短債已于7月18日走完審批程序,并在8月21日-9月8日期間展開募集。而南方雙月和平安大華短債債券則分別于4月21日和8月11日接受受理,正在等待審批通過。
從產品的業績來看,今年以來,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水平出現好轉。數據顯示,9月15日,短期理財債券型基金平局7日年化收益率為3.95%,略高于同期貨幣基金3.94%的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水平。由于短期理財基金的投資標的和貨幣基金很相似,銀行同業存款是短期理財基金的主要投資標的。因此很多人都把短期理財基金和貨幣基金做對比。一般而言,貨幣基金的久期短于短期理財型基金。貨幣基金投資的信用債要求信用度更高,有明確的比例限制,同時可以隨時贖回,T+1或者T+0到賬。
機構投資者占比較少
短期理財基金是由于自2011年銀監會叫停30天以內的銀行短期理財產品,龐大的短期理財需求沒有產品對接,也使得基金公司瞅準了機會進入短期理財市場。短期理財基金于2012年興起,特指針對短期理財市場的創新債券基金,而國內發行最早的匯添富30天理財基金、60天理財基金、14天理財基金三只短期理財基金首發規模累計均超過500億元,華安短期理財基金首發規模也近300億元。
在2014年,有好幾個月,該類型產品出現零申報,還有多只產品的短期理財基金獲批而未發行,貌似遭基金公司雪藏。而當時存續的短期理財基金則因業績困境,頻頻遭遇凈贖回,被動“瘦身”;而為擺脫困境,多家基金公司選擇“變身”來應對。
據數據統計,目前共有55只短期理財基金(各類份額合并統計),截至9月18日的最新平均規模為38.57億元,而在今年年初,該數據則為31.01億元。值得關注的是,當前,僅個別產品遭到機構投資者的大比例持有,據2017年的基金半年報數據,短期理財基金平均機構投資者占比為7.49%;機構持有比例超過50%的基金僅嘉實1個月理財和國金及第七天理財,占比分別為89.46%和85.52%,而這兩只基金的最新規模分別為97.66億元和1.34億元。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沉寂了兩、三年之后,短期理財基金有望因為市場環境以及貨幣基金產品受限,而迎來新的市場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