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扶貧,基金公司種下希望

圖片來源:興全基金
治沙扶貧,刻不容緩。多家公募基金已經(jīng)開始行動。
興全基金:精心植胡楊
興全基金在2017年3月宣布,將投入1000萬元人民幣,在黃沙肆虐的庫布齊沙漠種上遍野的胡楊林。興全基金公益相關負責人介紹稱,選中這里是因為“庫布齊沙漠擁有強大的治理訴求”。
據(jù)悉,作為中國第七大沙漠,庫布齊沙漠的總面積高達1.86萬平方公里,流動沙丘約占61%,沙丘高10-60米,像一條黃龍盤踞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同時,它也是距離北京最近的沙漠,處于北京上風向,是京津沙塵暴的重要發(fā)源地。
選擇胡楊作為植樹治沙的品種,則是因為它的生命力。興全基金公益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胡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楊樹,對鹽堿有極強的忍耐力,“它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層中吸取地下水,但比普通楊樹的需水量少。同時,胡楊能在母樹周圍衍生出許多小的樹苗,固定更大面積的沙土。”此外,胡楊渾身沒有刺,還可以當做飼料,是荒漠地區(qū)農(nóng)牧業(yè)發(fā)展的天然屏障。
因此,雖然胡楊的單株種植及養(yǎng)護成本都遠高于其他樹種,但是在綜合考量上述各因素之后,興全基金還是在諸多樹種中選擇了胡楊,并根據(jù)不同地質(zhì)條件搭配諸如沙柳、梭梭木等樹種以保護物種多樣性。
專業(yè)化+互聯(lián)網(wǎng) 效能翻倍
“我們希望讓專業(yè)的人去做專業(yè)的事情。”興全基金公益相關負責人介紹稱,“我們很看重項目的運作效率,不僅要強調(diào)善意,還要強調(diào)使用效能。” 因此,經(jīng)過多次實地考察,興全基金選擇了億利公益基金會為此次胡楊林種植計劃的執(zhí)行方。
“與億利合作,正是看中了他們在庫布齊沙漠治理方面的經(jīng)驗和過往成效。”興全基金公益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選擇的合作伙伴在庫布齊沙漠長期的治理經(jīng)驗可以有效提高治理效果。”
億利公益基金會相關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億利具有30年的防治沙漠化經(jīng)驗,已綠化庫布齊沙漠0.6萬平方公里,并控制荒漠化面積1.1萬平方公里。“我們開創(chuàng)了很多創(chuàng)新技術用于治沙。”這位負責人介紹,“和20多年前相比,庫布齊沙塵天氣減少95%,生物種類增長10倍,年降雨量由不足70毫米增長到300多毫米,沙丘高度整體下降了一半。”
治沙的成果有目共睹。一位當?shù)鼐用窀嬖V記者:“我家在庫布齊沙漠邊緣,小時候一到春天就刮沙塵暴,窗臺上、床上、沙發(fā)上都是一層厚厚的灰塵。2006年左右,沙塵暴越來越少,這兩年基本不見了,即使有也只是特別小的風沙。”
在治沙扶貧的行動中,興全基金還融入了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以提升項目的透明度、觸達速度以及影響力。據(jù)了解,在今年9月7日至9日,興全基金聯(lián)手騰訊99公益日實行愛心伙伴配捐激勵計劃,采用1∶1∶X的配捐比例。也就是說,用戶每捐贈1元錢,興全基金便會配捐1元錢,騰訊基金會則會隨機配捐X元。
“我們今年的捐助金額是100萬元。”興全基金公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配捐的100萬元將投向“種棵改變未來的胡楊”庫布齊種樹項目等10個項目。而在今年的首屆阿里95公益周中,興全基金也與螞蟻森林合作,將從2017年開始的三年內(nèi)陸續(xù)投入愛心資金1000萬元左右,用于在庫布齊種植胡楊林,防治沙漠化。
上述負責人表示,“希望今天我們種下的每一株胡楊,都能在不遠的未來長大,形成一片又一片的胡楊林,守衛(wèi)更多的土地,造就更多的綠色。”
銀華基金:額濟納治沙
同樣在關注荒漠化問題的還有銀華基金。2017年5月,銀華基金與內(nèi)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林業(yè)局合作,捐贈30萬元開啟了額濟納種樹治沙公益項目。
據(jù)銀華基金相關負責人介紹,早在5月份,該公益項目就已經(jīng)完成了梭梭育苗10畝,移植苗木總計1024株。
“沙塵治理任重道遠,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銀華基金相關負責人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公司員工曾多次奔赴額濟納地區(qū),與當?shù)乩献o林員蘇和老人一起實地考察梭梭林育苗地的生長及灌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