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匯指數持續疲軟,人民幣在岸價格(CNY)下午升穿每美元兌6.5人民幣水平,上升0.39%;離岸人民幣則下跌0.45%至6.5112水平。
按照去年年底人民幣兌換美元的匯率,如果一個居民在去年年底或今年年初換100萬美元,要比今天下午換100萬美元,多花費43萬人民幣……43萬人民幣啊……想要到美國旅行的朋友們,又可以放開手“買買買”啦!
人民幣中間價九連升,幾家歡喜幾家愁,持有人民幣資產的投資者終于可以“揚眉吐氣”。
然而有人看多,就一定有人看空,美國知名對沖基金經理Mark Hart一直下注人民幣貶值,過去七年來持續斥資2.4億美元進行相關交易。隨著這幾個月人民幣的逆流而上,Mark Hart的對沖策略被徹底擊垮。他旗下的兩支基金產品均以關閉收場。
圖為Mark Hart在其辦公室
今年44歲的Mark Hart去年8月接受外媒Bloomberg采訪的時候表示,人民幣一定會不停下跌,堅持沽空人民幣會帶來“漂亮”的回報,他絕對不會輕言放棄。
當然Mark Hart在訪問中也承認自己在沽空人民幣的操作和時間點選取中犯了不少錯誤,例如操盤時過于激進。但他不覺得自己的策略有任何問題,他堅信人民幣匯率會出現大幅度的下滑,跌幅至少是30%以上。
陪他一起瘋癲的還有不少華爾街大佬,包括Appaloosa資產管理公司創辦人David Tepper,Pershing Square資管公司的Bill Ackman和對沖基金大牛Third Point的Dan Loeb。
因為自身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美元一直在貶值。其實那么多個月來,人民幣對歐元仍然是貶值的。所以這次所謂的人民幣升值主要歸結于美元自身的貶值力度太大。
事實證明,基金大佬也有“老馬失前蹄”的時候,披星戴月梳理分析市場消息和匯率走勢怎么都敵不過坐擁三萬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游戲對手”。
不管什么原因,關門大吉后的Mark Hart終于“自打嘴巴”的出來表示看好未來中國經濟走勢,看多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