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對于一般人來說,我們一生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在為金錢打工;而對于少部分富人來說,由于積累了大量財富,又十分了解財富的運作規則,他們的財富會不斷增加,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來自資產的增值。
中國老百姓受中國傳統文化和習俗的影響,喜歡節儉而且愛儲蓄,有很高的儲蓄率;截至2015年年底,居民儲蓄存款高達55萬億,人均超過4萬元的銀行存款。這些財富從放到銀行來說,是相對固定的。雖然本金放到銀行會得到利息,但這遠遠趕不上無價的上漲導致這部分財富的貶值。從老百姓的角度講,有些人可能覺得把錢放到銀行保管不但解決了安全問題,還倒拿錢出來,豈不是占了便宜?
如果把銀行看作是做的“虧本”買賣那就大錯特錯了。實際上,銀行是一個厲害的“理財專家”,它通過將基金收集起來,再運作這部分資金進行投資而獲取額外收益,是典型的利用金錢為它打工的例子。
理財對于每個人都是重要的,人們除了辛勤的工作獲得回報之外,也可以通過投資理財使自己的資產增值,利用錢生錢的辦法做到財富的迅速積累。
隨著年齡的增加,理財收入在家庭收入中的占比將會越來越高,甚至最后成為主導收入。一個人或者家庭的富裕程度,主要看其收入來源的構成,如果其收入中依靠財富獲得收入的比例越高,也就證明其越是一個富有的人。(最后附上理財“五個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