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90天以內的短期封閉式理財,其實這部分產品的發行量非常大,融360監測的數據顯示,10月份3個月以內理財產品發行量有3851款,占比為36.65%,在各期限中占比最大。但是銀行發行短期理財也有很大的建立資金池的嫌疑,銀行以較低的資本把這些資金吸收進來,然后集中在一起投資到長期資產當中,從而賺取高額收益。以后大家將無法在銀行買到3個月以內封閉式的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資料圖
意見稿給了金融機構兩年多的調整過渡期,2019年6月30日起,金融機構不得再發行或者續期違反本意見規定的資產管理產品。
監管的目的在于防范金融風險,但是在有些投資者看來,指導意見的出臺有可能會斷了自己的“財路”。
其實打破剛性兌付喊了好多年,銀行理財近年來也一直在走凈值化轉型的路線,但無奈進展一直都不順利,目前凈值型理財的發行比例還不到十分之一。銀行和投資者均不是很認可這種產品,一方面銀行定期公布凈值及隨時應對客戶的贖回需求要花費很高的成本,另一方面老百姓(603883)習慣了獲取固定的收益,不愿意自擔風險。
未來投資者應如何購買銀行理財?融360理財分析師提出四點建議:
首先,新政不會立即實施,中間還有兩三年的過渡期,短期內銀行理財仍然是以封閉式固定收益類為主,投資者現持有的理財產品不受影響;
第二,銀行理財向凈值化轉型并不意味著產品的風險大幅提升,只是以后的收益不是固定的而已,有可能會獲取更低的收益,也有可能獲取更高的收益,但銀行理財資金大多投向于存款、債券等中低風險領域,虧本的可能性還是很低的;
第三,銀行理財以后將以中長期為主,短期理財建議考慮貨幣基金;
第四,投資者應豐富自己的理財知識,提升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多元化資產配置。
關于財經理財:銀行理財將發生兩大變革 投資將何去何從的相關內容,小編先整理到這里,了解更多財經理財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