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個規定落實了,銀行要么發行3個月以上更長期限的產品,要么發行開放式產品了,即可以隨時贖回或定期開放的。
越來越像公募基金
為了打破剛兌,這次《意見稿》要求所有的銀行理財產品以后都實行凈值管理。
買過公募基金的都知道,每只基金都有一個凈值,凈值漲了就賺錢,凈值跌了就賠錢。凈值管理意味著以后的銀行理財產品,它們的收益也是浮動的了,既不保本也不保息,完全是浮動收益,是不是越來越像公募基金啦~
可是,銀行只是一個信用中介,資產管理能力目前肯定是比不上基金公司的,所以對銀行來說,和公募基金正面競爭壓力還是很大的。
除了上面這3個要求,這次的意見稿還提及了合格投資者要求、降杠桿、去通道、去嵌套等限制,一是專業性比較強,二是和我們沒有直接聯系,所以規劃君就不在這里展開了。
央媽這次出臺的資管業務規范雖說是給各大機構敲個鐘,其實也是對我們普通人提個醒——要回歸投資本源。
懂了再投,不懂別投
寫到這兒,想起早上剛發生的一個事兒:有個用戶給規劃君留言,問ETF怎么買?能不能早上買下午賣?
ETF是個很復雜的投資工具,不僅涉及場內外套利,而且不同的ETF差別很大。比如有的是貨幣ETF,有的是黃金ETF,有的是投資港股、美股等海外指數的跨境ETF。
規劃君要是把這些講明白了,最起碼得碼個幾千字,可是這個用戶連最基礎的知識都不知道,就惦記著去炒短線,你說這風險大不大?
盈虧自負,對自己的錢負責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是很多人并不能完全理解,或者說完全接受。有些人認為你既然發行了這個產品,你就得保證收益,尤其是像銀行這種象征安全的機構,絕對不能虧錢,要是虧了就去銀行鬧。
結果呢,并沒有用,合同里白紙黑字寫著呢,風險自擔。所以說,與其仰仗別人,不如信賴自己,平時多學點理財知識,比啥都強!
關于銀行新規將至!理財將不再保本保息的相關內容,小編先整理到這里,了解跟更多理財知識及行情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