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你被銀行理財“套路”了嗎?學會樹立這幾種意識!在人們的觀念中,總認為銀行是不可能出現什么套路的,所以把錢交給銀行最放心。可是近幾年來,在各大新聞上也能看到,在銀行辦理理財產品,結果被騙的新聞,那么,銀行理財有套路嗎?和小編一起來看看。
其實很多銀行的理財經理,除了會推薦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以外,有時候還會代銷保險、基金、信托等業務。有很多不明真相的小伙伴就會被套路,本著賺取收益的目的去銀行買理財產品,卻被網點銷售人員混淆了概念,從而買成了保險。保險沒有存取和利息的概念,能不能獲取保險金是不確定的。而且銀行賣的保險,基本上都是理財型的保險,保障的功能很小,所以就算你想買份保險,最好也別選擇銀行。
有些時候銀行還會會把代收產品當成自發的產品賣,可能還會向客戶隱瞞風險。你也以為你買的是銀行的理財產品,其實并不是。而風險這些代收的理財產品,風險也并不是銀行承擔。
銷售人員介紹的預期收益率中所提到的年化,并不是到期后能拿到的收益比例,而和收益的計算陷阱都沒有那么簡單。收益套路是無窮盡,只能自己注意一點,以免踩進了陷阱。
擁有以下這些意識,助你理財事半功倍:
1、預算制定意識
具備理財意識的人會根據自己的收入情況,量入為出,制定年度、月度的支出預算。
2、投資選擇意識
做適合自己的投資,才是最好的。
3、適量負債意識
負債分良性負債與不良負債。如果長期背負不良負債,就會在經濟上倍感壓力,只有盡快還清才能緩解壓力。
而良性負債不僅能幫助我們實現資金周轉,更有可能創造出更多財富。但良性負債也得適量。如果負債量過高,同樣會轉換成不良負債。
4、應對風險意識
任何人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么,其實大家可以準備3-6個月左右的生活費作為應急資金,這樣即便有緊急情況發生,也能應對。
在社保的基礎上,適當配置些商業保險,如重疾險、意外險等。
以上就是你被銀行理財“套路”了嗎?學會樹立這幾種意識!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