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目前,個人理財投資的方式很多。作為銀行人的我把這方面的經驗梳理了一下,與大家分享7種常見的個人理財投資方式。
一是我們都知道的銀行儲蓄。包括活期儲蓄存款、整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零存整取定期儲蓄存款、通知存款、教育儲蓄存款。
二是家喻戶曉的商業銀行理財產品。是指商業銀行將本行開發設計的理財產品向個人客戶宣傳推介、銷售、辦理申購、贖回等行為。商業銀行個人理財產品分為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和非保證收益理財計劃兩大類。
三是許多人知道的國債。俗稱“金邊債券”,是由國家財政信譽擔保,信譽度非常高,其安全性(信用風險)等級當然是所有理財工具中最高的,而收益性因其安全性高而有所降低。
四是人們熟悉的基金。從廣義上說,基金是指為了某種目的而設立的具有一定數量的資金。例如,信托投資基金、公積金、保險基金、退休基金,各種基金會的基金。狹義的基金一般是指證券投資基金,即通過發行基金份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托管人托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是一種利益共存、風險共擔的集合證券投資方式。
五是大家知道的股票。是一種有價證券,是股份公司在籌集資本時向出資人公開或私下發行的、用于證明出資人的股本身份和權利,并根據持有人所持有的股份數享有權益和承擔義務的憑證。我們一般所稱的股票投資主要指投資者通過證券交易所買賣股票的行為。
六是高收益高風險的期貨。也稱期貨合約,是指由期貨交易所統一制定、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的實物商品或金融商品的標準化合約。期貨交易的杠桿機制使期貨交易具有高收益高風險的特點。
七是人們喜愛的黃金。目前,我國黃金零售市場已經放開,個人可以在黃金零售市場上購買實物黃金金條和黃金首飾等黃金制品。此外,投資者可以通過上海黃金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商業銀行及黃金ETF等渠道進行黃金投資。
總之,上述 7種常見的個人理財工具,在選擇上要因個人或家庭而異,充分考慮風險承受能力及對待風險的態度,用良好的心態去管理財富。本篇文章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或交易建議。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