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每逢國慶買黃金。
每年的國慶節都是我國適齡青年結婚的大好日子,在許多地方的傳統當中,結婚都要給新娘子準備“三金”,所謂“三金”一般是指黃金項鏈、黃金戒指和黃金耳環等。
所以,國慶節前黃金飾品銷量就會出現暴增。但我們會發現,盡管國慶節前幾周黃金飾品銷量大增,但這幾年國內黃金價格卻沒有在國慶前大漲,甚至有時候會跟隨著國際金價大勢下跌。
難道是因為中國的黃金飾品購買量還不夠大?還是中國的國際地位還得不到重視?
要搞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需要知道幾個知識。
01
決定黃金價格的因素
影響黃金價格的因素主要有國際經濟形勢、美元、地緣政治、重大事件、供給和需求。
首先國際經濟形勢如果走好,那么金價一般走低。如果遇到金融危機,則黃金一般會出現上漲。比如2008年金融危機后,黃金上漲了1.7倍。
其次是美元,如果美元走強,則會壓制黃金;如果美元下跌,則黃金一般會出現反彈。不過這并不是絕對的,但大部分情況下黃金和美元呈現負相關的關系。
地緣政治一般會引發黃金出現短時間的波動。比如出現了戰爭,那么由于避險需求,黃金一般會出現上漲。
重大事件,如果出現了黑天鵝事件,一般會引起黃金上漲,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也不會長。比如英國脫歐和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這樣的黑天鵝事件,就曾使得黃金短線大漲。
最后是供給和需求。從短期來看,市場供求是決定市場價格的直接因素,它使價格圍繞著市場價值或生產價格上下波動。
黃金的價格也會受到供求關系的影響,但黃金需求的組成不僅僅是金飾品,再加上影響金價的因素那么多,金飾品需求能夠影響金價權重就比較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