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診所的“執業醫師證”竟是租的
記者走訪了二十多家藥店,均發現類似奇怪的現象。有的藥店雖然掛出了該店的執業藥師證,但是藥師實際都不在崗。那么,執業藥師為何集體消失了呢?一位長期從事藥品經銷的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這些藥店其實根本就沒有執業藥師。執業藥師證是花錢租來的,業內俗稱“掛證”。
記者調查發現,不只是藥店,診所等醫療機構,也存在掛證現象。
無論是藥師證還是醫師證,這些醫療機構所掛的證件都是來自哪里的呢?內幕人士告訴記者,圍繞著“掛證”這種畸形的市場需求,已經形成了一個灰色產業,不少企業甚至直接做起了掛證中介的生意。
在聘證網上,執業醫師應聘兼職的信息有4925條,執業藥師的應聘兼職信息更是高達11800條。聘證網的工作人員透露,所謂的兼職只是一個幌子,實際上是為了掛證。
搜索發現,聘證網、獵正網均已無法打開。
6、發霉原料生產劣質紙內褲
佰斯特公司利用散漿生產劣質紙內褲,部分沾染大片污漬,甚至已經發霉。
一次性衛生用品主要涉及老人、婦女和嬰幼兒的家庭,幾乎每個家庭都會使用到。
這些廠家不是不知道霉爛的散漿不可能生產出合格的衛生用品,他們也清楚知道偽劣產品將會給消費者身體帶來什么樣的危害。然而為了錢他們無視消費者的健康。
淘寶、京東、蘇寧易購等多個平臺已火速佰斯特紙尿褲被下架。
7、售后服務套路多
節目曝光了小天鵝電器,西門子電器,美的電器、三洋電器等品牌的特約售后服務商利用多種套路“忽悠”消費者,對家用電器進行“小病大修”,甚至不惜造假,將沒問題的家電說稱有問題的家電賺取提成。
一些售后服務人員告訴記者,除了要學會用專業知識蒙騙客戶,更要學會看人下菜碟,經濟條件好的收費高一些,經濟條件一般的收費就低一些,目的就是為了多賺錢,而不引起客戶向生產廠家投訴。
還有號稱返廠維修的家電,實際上就是在維修點進行維修,有時為了要將返廠維修的戲演足,工人甚至還會在根本沒有維修過的機器上,偽造維修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