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m.hand93.com)訊:2018年前11個月違約的債券余額大約是2014到2017年這四年的總和;債券違約率大約是2017年的2倍。用一個詞歸納,那一定是“風險”。
巴菲特關于價值投資有非常著名的兩句話,第一句叫做:要保證本金的安全,不要虧錢;第二句話叫做:永遠記住第一句。投資必然伴隨風險,股票會大跌、債券會違約、P2P會爆雷。所以,學會識別并規避風險是我們在投資中必須掌握的技能。只要有效規避幾類風險,投資收益都不會差。
01
投資的市場風險到底是什么?如果一個投資者昨天投資輸了100萬,這是實際的虧損,不能稱之為風險。風險就是尚未發生的、潛在的損失可能性。我們需要在損失發生之前就進行風險測評,風險有多大?我能不能承受?然后做好管理工作。最常見的風險度量就是回報的波動率。一般來說,年化波動率低于5%的,屬于低風險投資。在5%-10%區間的,屬于中等風險投資。10%-20%則屬于高風險投資。如果波動率超過20%,就是超高風險投資了。
02
第1步,看平臺背后的團隊是否靠譜主要看團隊的實力和能力。實力上,可以看公司的背景、投資方,也就是這家公司有沒有比較權威或者有實力的背書。能力上,主要關注平臺的創始人及高管團隊。要特別留意團隊的金融能力以及是否有豐富的風險控制背景。
第2步,看平臺的資金實力,如果一個P2P平臺自有資金量少、實力不雄厚,我們也很難相信他們應對風險的能力。這個指標最直觀的,是平臺的實繳注冊資本,在網上就可以查到。
第3步,看平臺存管情況,我們的錢是否有監管和保護,根據監管的規定,所有P2P平臺都必須對接一家且只能對接一家銀行,進行資金存管。同時平臺還要為不同的投資人、借款人和擔保人等在這個專門的存管賬戶中,分別設立不同的子賬戶。這樣每一筆借款業務都清楚可查,責任明確有效。一般平臺會公開自己的銀行存管信息。如果平臺還未接通存管,那就要提高警惕啦。
第4步,搞清楚平臺風控機制可以從兩個方面去判斷。
第一點最基本的,是在投資中,平臺對我們的數據和資金安全的保護,避免出現交易信息被盜、轉賬的風險等。
第二點更重要的,是平臺在投資的整個過程中,為了確保我們投出去的錢,能順利拿到本金和利息,做了什么努力。剩下的3步包括看投資的項目靠不靠譜,看平臺經營報告,還可以進行其他的輔助資料搜集。
03
第一個指標:標準差
標準差是指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每周或者每月的回報率,相對于平均水平的偏離程度。如果一只基金的回報率波動大,標準差就大;回報率波動小,標準差就小。比如一只基金的標準差是20%,那么這只基金未來的凈值可能上漲20%,也有可能下跌20%。對于標準差相同的幾只基金,應該選擇收益高的;而對于收益相同的幾只基金,應該選擇標準差小的。
第二個指標:最大回撤
最大回撤就是,從一個最大值點到下一個最高點到來之間的最低點的跌幅。舉個例子,在一段周期里,某只基金一開始表現很好,很快單位凈值就達到最高點1.5元,后來就一直下跌,單位凈值下跌到最低點1元之后又開始回升。那在這個周期里,最大虧損是0.5元,最大回撤率就等于1.5減去1之后除以1.5,然后再乘以100%,結果大約是33.3%。最大回撤越大,風險就越大;最大回撤越小,風險就越小。因此在挑選基金的時候,最大回撤越小越好。牢記這2點,降低股票投資風險
04
第一點:不熟不投
但是,我們每個人所熟悉的行業和企業是極其有限的,怎么才能夠讓我們對不熟的公司變得熟悉?可以從這幾點去了解。研究它所處的行業,朝陽行業還是夕陽行業?看它的財務狀況,收益是在不斷增長還是在下降?管理層靠不靠譜?了解它的產品,如果是消費品,那我們就可以成為它的消費者。
第二點:正視你的直覺偏見
投資過程當中會不會有直覺偏見?顯然是會有的。常見的例子,比如股票價格低,就覺得上漲空間就大,一塊錢兩塊錢的股票漲到三四塊好像很容易,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直覺偏見。真正意義上的成長股肯定是基本面具有成長性,未來的發展潛力還沒有體現、或者沒有爆發出來,被市場忽視。這個低價只是相對于企業自有的內在價值而言是低的,而不是簡單地把股票的絕對價格進行比較。(來源:吳曉波頻道)
第二個偏見是認為這個公司過去的股價表現挺好,那么將來肯定不會差。而事實是,過去好和不好跟公司未來發展之間有關聯,但是這關聯絕對不會達到一一對應的必然狀態。你要做的就是重新去做新一輪的確認。更多股票資訊請關注財經365官網!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