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江南都市報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了解到,今年全省政務公開工作安排已經確定,將有一系列舉措和創新。
這些信息都要公開
財政收支 按季公開全省財政收支情況,及時更新江西省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
減證便民 推進“減證便民”專項行動信息公開,及時公開法規、規章和政策文件的修改、廢止、失效情況。
PPP項目 全面公開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相關法律法規、政策文件、項目進展、專家庫等信息。
國有企業 按月公開全省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主要行業盈利、重大變化事項等情況。
去產能 分批次向社會公示承擔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的企業名單、已完成化解過剩產能任務的企業名單。
消費市場 每季度發布消費市場運行情況分析報告。做好質量違法行為記錄、缺陷產品名單及后續處理情況公開。
社會保險 適時公布降低社會保險費率的執行情況和實際效果,定期公布參加社會保險情況和社會保險基金運行情況。
飲用水源 按月公布各設區市地表水環境質量排名,推進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監測信息公開。
醫療服務 醫療機構院務公開和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公開,建立醫德醫風整治、違規違紀處理結果公開機制。
扶貧項目 鄉鎮政府和行政村要公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和脫貧人口名單、扶貧項目實施情況。
公開平臺如何拓寬?
加快政府網站整合
今年,力爭將目前全省仍在運行的1535家政府網站有序整合至1200家以內。今后,縣級政府部門和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不再新建網站,已建成的網站應關停并遷移至縣級政府門戶網站平臺。鼓勵省直部門整合內設機構和下屬參公管理事業單位網站,原則上每個部門只保留1個網站。
加大政務新媒體建設
鼓勵各級政府和部門適時開通政務新媒體。年內開通江西省政府微信公眾號,發出權威聲音,宣傳最新政策。
健全完善新聞發布制度
暢通媒體采訪渠道,創造條件安排主流媒體及其新媒體負責人列席有關重要決策會議。與宏觀經濟和民生關系密切以及社會關注事項較多的省政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原則上每年應出席1次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新聞發言人或相關負責人每季度至少出席1次。
公開形式如何創新?
開展基層政務公開試點
我省將開展基層政務公開試點,在11個設區市各選取1個縣(市、區)作為試點單位,探索適應基層特點的公開方式,形成縣級政府政務公開標準規范,總結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
探索設立政務公開公職律師
我省將探索設立政務公開公職律師。有條件的地方和部門,可將符合公職律師條件負責政務公開工作的工作人員納入本單位公職律師申報范圍。
探索建立省政務公開專家庫
我省還將探索建立省政務公開專家庫,建立健全專家解讀制度,提高信息公開、政策解讀及熱點回應的針對性、及時性、權威性和有效性,讓群眾看得懂、能參與、好監督。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從觀點,與本站(財經365)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經本站核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