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周末,朋友圈被巴菲特和芒格老爺子的股東會刷屏了!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投資者如“朝圣”般涌向奧馬哈這個城市,無非就是看中兩位老爺子在投資中帶來的穩穩幸福感。
而在國內市場,想獲得這樣的幸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現在A股,竟然還進入了“1元”時代,不少3000點買的股票,被套在了3300點……
有投資者開玩笑說,現在只有多中新股才能賺錢了。
根據廣發金工的統計,截至3月末,今年發行且已經打開漲停的新股之中,平均上市后連續一字漲停天數為12.1天。
另據國泰君安報告統計,2017年一季度規模5個億以內的打新基金年化收益為6.76%。
業內也普遍認為,打新策略在震蕩市的“無風險收益”吸引力仍較高。
道理簡單,對普通投資來說,打中新股的概率又有多大?
這方面,公募基金有先天的優勢。根據證監會規定,網下打新采取配售制度,投資者被分為三類,公募作為A類投資者,獲配的股票數量不低于網下配售總數量的40%。
但已成立的打新基金,截至目前的收益卻參差不齊,其中很大一方面原因,是基金建倉在了債市牛市,去年底后的債市波動對投資組合收益影響較大。
隨著股債兩市調整,業內認為,前期悲觀情緒的釋放反而可能給現在布局債市提供了一個機會,此時布局“固收+打新”類產品,是一個比較好的建倉時期。
而根據過去10年的數據測算,按照這種組合的股票和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按照3:7進行配置的長期收益穩健上行,非常適合中長期投資。
同時,相比開放式基金杠桿率不得超過140%,封閉型基金可進行200%的杠桿操作,有利于基金提高收益的進攻性。歷史數據也顯示,在2016年債市震蕩中,偏債混合型基金采用封閉式運作比開放式的年均收益高出2.17%。
最近在發行的一只定開混合型基金,正是采用的這類投資策略。
“固收+打新+精選個股” 多策略追求絕對收益
據了解,正在發行中的金鷹民豐回報,采用18個月定開的運作方式。資產配置方面,主要以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為主,股票等權益類資產最高不超過30%,且權益資產目前主要用于新股申購的市值配置和精選一些績優個股,增厚投資組合收益。
“基金的投資策略定位于絕對收益。”金鷹民豐回報擬任基金經理劉麗娟介紹,主要通過債券類資產實現穩健收益,同時積極把握IPO常態化的趨勢,在配置一定規模的權益底倉、嚴格控制回撤的同時,積極獲取新股申購帶來的低風險收益,為投資者爭取絕對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