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當佛學思想遇上投資理財會怎樣?“佛系”一詞大火,很多人就以佛系炒股、佛系理財為題.我今天和大家談的是佛學思想和投資理財,就不大篇幅的去講解所謂“佛系”的衍生詞了。
從上節中我們知道了佛學核心,“痛苦來自欲望,無欲則無苦”。那么投資理財中,我們如何做到無欲呢?道理其實很簡單,就像上文中說的“事物帶來快樂或痛苦的時候,重點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質,而不是著重在它帶來的感受,于是就能不再為此所困”。但付諸于實踐卻是困難重重,所以世界如此之大,能配得起金融大亨或大鱷的人卻寥寥無幾。
我用個人理解,嘗試把佛學思想和投資理財聯系起來,說的對大家受用,說的錯便一笑了之。
首先是接受,佛學要大家棄欲,投資亦同。我一直堅信,市場無法預測,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既然發生就學會接受,這是一種果。這樣你就不會受市場波動的影響自己的判斷,這一點“海龜”締造者理查德.丹尼斯就是很好的代表。
然后是研究,佛心需要訓練,投資需要研究,你是否能夠獲得收益,研究的意義遠大于交易。只有愿意為投資耗費精力的人,才能最終在投資中獲得成功。當然,這不僅僅針對證券投資,其它投資一樣適用。
最后是悟質,佛學思想是放下現象窺視本質,終能涅槃。投資也是一樣,投資大鱷并不在意一次兩次交易的成敗,他們終其一生去尋求的就是投資獲利的本質。對此,現在沒有一種世人皆認同的結果,究竟是人性,還是市場,或是需求等等,也留待大家去尋找。正因不斷探索,行成無數的投資流派,常見如價值投資、技術投資、博弈投資等。當然,源于佛學的流派不是今天才有,比如很多人喜歡的纏中說禪就是源于佛學。
佛學思想和投資理財就跟大家聊到這里,對于佛學和投資,人人都有自己的認識,這點小見解與大家分享,或能起個拋磚引玉的用處罷了。
以上就是關于當佛學思想遇上投資理財會怎樣的相關內容,了解更多理財知識及行情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基金理財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