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基金:聚焦2018三大投資路徑!學會“躺著賺錢”!基金公司近期紛紛推出年度策略報告,消費升級、高端制造和科技創新被機構普遍看好,或成為貫穿2018年全年的三大主流投資方向。
方向明確,路徑清晰,是不是2018年將成為投資者的豐收年?未必如此。多家機構認為,今年賺錢的難度更大。嘉實基金副總經理邵健在年度投資策略會上稱:“2018年還是會有值得作為的市場環境,當然會比去年更有挑戰性。只有在空間最大的行業中選出最優質、動態估值低的企業,才能夠給我們以最好的回報和安全邊際。”
擁抱結構性慢牛行情
開年長達兩周的上漲,事先并非毫無征兆。
早在2017年12月,一批基金公司就提早發布了對2018年市場的觀點。華夏基金投資總監陽琨認為,2018年結構性市場的特征仍會延續,但可能出現一定擴散。在大類資產配置層面股票的投資機遇大于商品和債券。長盛基金表示,比較固收和權益兩大市場,資金更易向權益市場傾斜。前海開源經濟學家楊德龍直言,2018年投資機會更豐富。基金公司的樂觀情緒加上2017年底的調整,使得市場這波“開門紅”分外亮眼。
新年伊始,老牌私募星石投資董事長江暉在給投資人的一封信中依舊看好A股,重點看好價值成長股,那些真正專注、持續成長的好企業。
公募私募如此一致地看好市場,在過去幾年中并不多見。在機構看來,宏觀和微觀層面都出現了一系列積極信號,推動市場真實可持續上漲。嘉實基金表示,2018年權益市場主要受到幾個方面的支撐。宏觀經濟方面,制造業企穩回升,消費穩定,通脹溫和抬升,這樣的態勢對于企業盈利的獲取和資本市場的投資都比較有利,短期有利,長期更加樂觀。
新華基金表示,2018年供給側改革將持續深化,投資對GDP的貢獻將進一步降低,但在內需穩健、上市公司業績穩定、外需改善的背景下,經濟韌性仍在,A股將大概率呈現結構性慢牛行情。
以“有質量增長”為投資前提
多數機構認為,以“有質量增長”為前提,與之相關的消費升級、高端制造和科技創新板塊仍將是2018年的主流投資方向。
消費升級被機構一致看好。嘉實基金表示,消費一直是經濟中的積極因素,在經濟體系中起到主導性的支撐作用,未來一段時間還會受益于人口代際變化對于消費的正面影響和驅動。此外,消費越來越趨向于品牌化和品質化,代表著中國大部分的品牌企業的上市公司更加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