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1月16日,新基金首募再現現象級事件,興全合宜靈活配置基金(以下稱興全合宜)單日募集規模或超300億元。
不過,基金發行市場分化明顯,一方面,募集規模達到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的“爆款”基金增多;另一方面,一批缺乏業績支撐的新基金發行十分困難,可謂冰火兩重天。
此外,多位業內人士告據記者,規模是業績的敵人,興全合宜未來的投資運作預計會面臨較大挑戰,能否打破之前的大基金運作的業績“魔咒”,值得關注。
爆款基金如何煉成?
1月16日開始募集的興全合宜,當天即宣布提前結束募集,興全合宜首募規模或超300億元。
上午9時30分,興全合宜放開認購,渠道直銷和場內認購同時進行。僅僅4秒便到達2億元成立線,半個小時內銷售超過百億元。當日12時40分左右,渠道圈已經傳出了該基金銷售260億元的消息。興全基金內部人士告據記者,“確實沒想到募集情況會這么好”。
截至2017年12月31日,權益類基金規模為300億元的基金公司為長城基金,權益類基金規模在行業內排名第27位,總規模303.80億元的基金公司為長盛基金,在業內排名第43位。換言之,興全合宜單只基金的規模,已經超過了行業3/4的基金公司的權益類基金總規模,甚至能與身為“老十家”的長盛基金的總規模比肩。
興全合宜的發行火爆,與興全基金在權益類投資領域的深厚底蘊有較大關聯。興全基金成立以來,在權益類投資領域形成了較好的口碑。據銀河證券統計,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興全基金過去5年的股票投資平均收益達218.93%(指數法算數平均),位居同期68家基金管理公司第一。
同時,該公司新基金產品的發行節奏較慢。興全基金成立15年來,公司僅發行了20只公募基金(不含興全合宜),其中11只為權益類產品,興全合宜為興全基金兩年半以來發行的首只權益類產品。
此外,擬任基金經理本身的過往業績突出,讓很多基金投資者看好興全合宜未來的投資運作。截至2017年12月31日,謝治宇是全市場已披露年齡的44位“80后”基金經理中唯一的投資總監,其管理的興全合潤分級混合期間復權單位凈值增長271.75%;興全輕資產混合期間復權單位凈值增長率為105.67%。
雖然是一名“80后”,謝治宇的投資風格卻相對穩健。或許與最初的專戶投資經理經驗有關,謝治宇始終追求一種較為均衡的配置策略,追求長期的穩健回報,不做極端配置的強進攻組合。從結果來看,謝治宇管理的產品回撤波動較小,長期而言回報可觀。
興全基金強調,待興全合宜基金成立后,謝治宇將匯聚公司整體投研團隊平臺力量,在未來兩年封閉期及后續管理期間進行穩健的投資管理,力爭為持有人創造中長期的良好回報。
此外,公募基金的賺錢效應是投資者趨之若鶩的最大動因。鑒于2017年公募基金賺錢效應較為明顯,部分投資者開始相信“炒股不如投基”。
公告顯示,興全合宜基金在成立后會封閉兩年,封閉期內基金總資產可達凈資產的200%,而當封閉期結束之后則轉為開放式基金運作。
針對興全合宜為何設置兩年封閉期這一疑問,謝治宇表示,兩年封閉期意味著將收益放在中長期的維度上,這與興全基金的投資文化有關,興全基金對基金經理的考核機制也更看重長期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