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最近有一個朋友去申請貸款,然后被拒了,理由是屬于征信黑名單。這個朋友很納悶,自己最近幾年從來沒有貸過款,信用卡每個月都是正常在還,沒有出現逾期過,為何說征信是黑名單呢?
后來一問才知道,6年前他為別人做了擔保,但是貸款出現逾期之后一直沒有還,因此征信一直處于逾期狀態。
了解到此事之后,這個朋友才想起來6年前幫朋友擔保的事情,當時他出于好意幫別人做擔保,貸款10萬,后來那個朋友因為生意出了點問題,無力償還貸款,貸款公司找到他要求代為償還,但是這個朋友認為貸款的錢不是自己用的,所以說什么也不愿意還,但是他也不曾想到這個是會讓他上了黑名單。
類似的案例現實中有很多,很多人對個人征信都沒有一個正確的概念,認為偶爾逾期無所謂,反正還了就沒事,或者隨便答應給別人作擔保,反正錢不是自己用的,還不還跟自己沒有關系,正因為對信貸及征信的不了解,導致很多人征信出了問題,甚至征信上了黑名單。
還有的人認為,現在的征信最長保存時間為5年,就算逾期,哪怕是黑名單,過了5年自然會消除,這是對征信最大的誤解。
事實上,征信5年后逾期消除的前提是你必須把之前逾期的金額及罰息全部還清,根據國務院《征信業管理條例》 第十六條規定:征信機構對個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為或者事件終止之日起為五年,超過五年的應當予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