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誰都羨慕那些干著自己喜歡的事,又能賺的盆滿缽滿的人,往小了說,工作是為了你自己,因為工作就是你喜歡的事,等于每天做著開心的事而沒有工作,往更高層次來說,就像是找到了人生的使命感和燈塔,你的人生會變得很有意義,充實而充滿幸福感。
那么,如何才能做喜歡的事還能賺錢呢?接下來開始今天的分享。
如何才能做喜歡的事還能賺錢呢,這是一個從興趣發展為價值的過程,而通往這條路的橋梁就是能力。只有在職場和生活里,找到了自己的興趣,并且把興趣發展成了一種無可替代的能力,才能夠創造其價值性。
興趣是基礎
我們一生中每個人都有很多愛好和興趣,我們通常都喜歡說的興趣是寫作,畫畫,一門樂器等,這些看起來讓人覺得很有內涵的。而這些都是第一階段,每個人都能隨便說出口。
今年我第一次去男友家吃飯,第一次見到弟弟妹妹們,大家自我介紹熟絡感情的時候,最小的弟弟說他是學藝術的,是個畫家,妹妹說她學藝術的,是個古箏老師,是藝術家。我撇撇嘴,心里想我給自己封一個作家得了,這樣一家人都是知識分子了。
這當然是一個笑話,我的意思是現在95后比起80、90后更有個性和更愿意表達自己了,你可以說他們不夠低調,但他們更明白和有更多物質基礎去實現他們的興趣和夢想了。
從這群孩子身上,從我們自身職業發展方面,從整個人生的規劃上,我覺得找到自己喜歡什么,勇于去追求并且讓它成為你的能力,甚至更高層次的價值回饋是很有必要的。
而還有很多興趣是我們以為那不足以稱為興趣,也很少有人去往那方面發展的。我覺得很多人一看到興趣這個話題,就會直接聯想到有沒有發展前景,簡而言之就是賺錢不賺錢。然后如果對于興趣的初級和基礎太過于物質化的話,就很難找到自己真正的興趣,人云亦云。
日本有個女生從小就很喜歡收拾和整理,她先是每天下課后整理自己的臥室和每個角落,到后來幫助其它需要整理的家庭和企業,并給他們做演講,她出了一本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2015年還被美國TIME雜志所“世界最有影響力的100人”人選,她就是近藤麻理惠。
其實現在的時代是一個很好的多元化時代,大部分人吃飽穿暖后都有很多各種各樣的需求,我們的興趣和志愿不要高大上到立志報國,我們可以有自己的小愛好從而發展成為賺錢的能力(我的意思是除了寫作,攝影,畫畫,讀書這些廣而泛之之外的興趣),例如我提到的日本女生收拾整理這個愛好,在她做成這件事并且風靡日本以及海外之前,我想很少有人會認為這個興趣會有市場需求和發展前景。
其它方面的有人做成的但是很小眾的有,喜歡玩游戲的成為職業玩家,主播;喜歡旅游寫作的為雜志社寫游記出書,愛好逛街的成為網絡時尚達人。這些都需要結合自身情況,發現自己的興趣,發展自己的興趣,可能哪一天你就離你的夢想很近了,成了那個干著自己喜歡的事,能賺錢幸福度還很高的那一類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