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寶珍分析,此前美股在接近8年的牛市表現后從高位回落,這可以理解為市場的“標志性事件”,即經過長時間的單邊震蕩上漲后,美股面臨著陸的需求。在市場估值上升至高位、投資者分歧持續顯現的背景下,主要股指的高位寬幅震蕩是市場常態。再以俄羅斯股市為例,目前俄羅斯股指已基本收復了此前因受歐美股市拖累導致的失地。從橫向對比來看,低估值的俄羅斯股市在全球重要股市中與中國A股最為相似,核心藍籌板塊上均曾出現過長時間的低估。整體而言,未來A股仍值得繼續中長期看好。
上海聯創永泉投資總監張媚釵也看好A股中長期走勢。盡管金融去杠桿持續進行,A股估值提升有難度,但從上市公司盈利角度看,全球經濟總體持續復蘇的進程中,A股大量上市公司盈利增長勢頭仍處于良好的趨勢之中。對于A股市場的中長期走勢,投資者不宜因市場動蕩而持過于悲觀的預期。
大盤藍籌仍獲力挺
從多家績優私募的策略觀點來看,它們繼續逢低布局,仍看好大盤藍籌股。
在短中期投資的把握上,董寶珍表示,短期投資策略將保持積極。一方面,A股核心藍籌板塊整體市盈率仍然處于個位數水平,相對于中小創仍有較大的估值優勢;另一方面,在具體操作上,仍將堅持低位持續加倉,等待此前并非來自基本面的空頭因素消散。
尹克分析,在當前環境下,整體較看好周期股和藍籌股。相對于大多數成長板塊,周期股與藍籌股的估值相對合理。在目前流動性中性偏緊的環境下,市場整體估值較難大幅提升,而且市場更偏好短久期類的資產。在經濟溫和復蘇、通脹逐漸回升的環境下,周期股、消費股、金融股業績增長的彈性相對更大,而成長板塊在經歷了上一輪牛市后,仍有許多累積的問題需要消化,短期內反轉的概率不大。
張媚釵也看好藍籌股的機會。從市場風格角度來看,藍籌股和低位中小市值股票都有投資機會。目前藍籌股的估值總體合理。中長期看,隨著上市公司盈利的持續增長,藍籌股還會有穩定的回報。
陳家琳認為,在1月份以銀行股為代表的藍籌股快速上漲之后,2月初A股的調整已較為充分地釋放了市場短期風險。未來將繼續圍繞權重藍籌“做文章”。整體來看,市場主流資金大舉出擊成長股的時機仍然沒有成熟。
財匯大數據終端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北京時間22日亞洲主要股市交易結束時,上證50、滬深300兩大指數的市盈率分別為12.05倍和14.52倍,美國道瓊斯指數、標普500、納斯達克和香港股市主板市場的市盈率分別為23.6倍、26倍、38.26倍和17.84倍。整體來看,A股市場核心藍籌板塊的估值仍呈現出較顯著的優勢。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