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其原因,這些基金普遍重倉了地產股,但與開年首月地產股一路領跑的情況不同,2月份市場劇烈震蕩,導致地產股出現較大跌幅。
根據中國經濟網記者統計,從其去年四季度的前十大重倉股看,光大中國制造2025(001740)和光大事件驅動(003704)這兩只跌幅超過10%的基金都重倉了保利地產、金地集團、大華股份、萬科A、新城地控、陽光城等股票。
何奇從2017年1月7日管理光大中國制造2025至今,任職回報為42.63%。這位于2012年7月至2014年5月在長江證券擔任分析師、高級分析師;2014年5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投資研究部研究員、高級研究員,并于2015年6月起擔任基金經理助理的新人,盡管累計任職時間僅有2年多,但已經同時管理了7只基金(各份額分開計算)。
截止去年底,光大中國制造2025的資產管理規模為15.46億元,在去年四季度時縮水了40.93%。
而作為2017年1月18日才成立的次新基金,光大事件驅動在基金經理配置上可謂是高起點。一位是2009年4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先后擔任風險管理部風險控制專員、風險控制高級經理、副總監、總監(負責量化投資研究等),2014年8月至今擔任量化投資部總監的趙大年。另一位是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在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任金融工程師(負責量化投資研究)、產品設計師、量化投資研究員、行業投資研究員;2014年4月加入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擔任金融工程師(負責量化投資研究)、高級量化研究員翟云飛。但該基金成立以來僅上漲了6.30%,幅度上僅和上證指數相當。
廣發基金旗下多只產品業績落后
另外,數據顯示,廣發基金公司旗下也有多只產品在混合型基金中也處于墊底位置,其中,廣發成長優選(000214)跌幅達9.98%,廣發新經濟(270050)跌幅達9.91%,廣發轉型升級(002713)跌幅達8.88%,廣發大盤成長(270007)跌幅達8.61%。而在普通股票型基金中,其也有四只產品跌幅超過了6%。
以其中規模較大的廣發大盤成長(270007)為例,截止去年底該基金的管理規模為28.57億元,近幾年的表現來看,與滬深300和同類平均值相比都僅是一般。尤其是今年以來的跌幅為4.86%,而2月份的跌幅就高達8.61%。
其前10大重倉股主要有紫金礦業、三一重工、隆基股份、中國化學、平安銀行、中金黃金、華能國際、中國平安、山東黃金、三安光電。可以看出,除了三安光電外,其余均為大盤股和周期股,而這也正是該基金的配置弱點。
令人意外的是,該基金成立日期為2007年6月13日,十多年的累計收益率僅為14.04%,也難怪從成立之處該基金的規模就持續縮水,從最高的三百多億縮水到如今的28.57億元。
該基金從2016年2月23日至今一直由程琨和李琛管理。前者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任第一上海證券有限公司研究員,2007年6月起先后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研究員、基金經理助理,2013年任基金經理職務。后者2000年7月至2002年8月任職于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8月至2007年6月先后任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籌建人員、投資管理部中央交易室主管,2007年6月開始擔任基金經理職務。雖然二人都有資深的投資經歷,但在二人合作的兩年里,任職回報僅為1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