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首批FOF的募集情況來看,業內對第二批產品的發行也持樂觀態度。2017年9月,首批公募FOF通過審批并成功募集和成立,最終首批6只公募FOF以合計166.36億元的總首發規模和27.73億元的平均單只首發規模的亮眼成績證明了市場對于公募FOF有著較大配置需求和投資熱情。除了泰達宏利全能優選外,其余5只FOF規模均超20億元,而華夏聚惠近50億元、南方全天候超30億元的首發規模也足以傲視一眾基金。6只基金中除了海富通是精選股混型基金外,其余都以債券型基金為主。
運行半年來第一批FOF業績平穩,但表現出現分化,表現最好的泰達宏利全能優選成立至今收益率為1.09%,而業績墊底的嘉實領航資產成立至今已虧損超過2%。最新公布的2017年基金四季報顯示,南方全天候策略的前十大持倉均為貨幣基金,占基金凈值比例為80.11%,前八位持倉是南方基金的貨幣基金,后兩位分別是富國及廣發基金旗下的貨幣基金。嘉實領航持倉相對分散,前十大重倉基金中有7只貨幣基金,占基金資產凈值比77.94%,此外還有1只債券基金,1只黃金ETF以及1只偏股混合基金。
泰達宏利基金表示,FOF基金本身具有兩個層面的結構特性:一是在最上層環節中通過一套投資策略方法來做資產配置,同時隨著市場變化做出相應調整;二是在已經確定的資產配置比重之下幫投資者選擇合適基金。
該機構認為,養老金投資最重要的特征是長期投資,而長期投資成功的關鍵取決于資產配置策略是否合理,FOF的結構特征與養老金投資屬性不謀而合,正是一個能夠幫助投資者做好投資配置的工具。
養老金成FOF發展關鍵
就在第二批FOF獲批不久前,3月2日監管層正式發布的《養老目標證券投資基金指引(試行)》規定,明確指出養老目標基金將采用公募FOF形式,借鑒美國做法,采用目標日期、目標風險策略以求穩健,鼓勵長期持有,追求養老資產的長期穩健增值。其中,目標日期策略基金是一種“養老一站式投資解決方案”,即投資者越年輕,就會配置越多的權益資產;而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增加固收資產的比例。目標風險策略基金則是一種工具型的產品,由投資者根據不同的風險偏好等級,按需選擇恒定的股債配比。
據《中國養老金融發展報告(2016)》預測,未來5年中國的養老金規模將達10萬億元級別,其中基本養老金目前結余3.5萬億元,未來5年達到5萬億元,按照60%委托運營,則有望達到3萬億元。
“養老金保值增值采用公募FOF是一種較好的選擇。”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養老目標基金采用公募FOF形式,主要是考慮到養老基金的目的是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要盡量保證本金的安全,公募FOF作為分散投資的品種與養老目標基金契合。養老目標基金,對于公募基金市場而言是一種新的投資品種,其投資目標明確、收益較為穩定、波動較小,符合低風險投資者的要求,預計可能逐步發展壯大、成為規模較大的主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