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我們辦信用卡的目的是為了享受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但有時候,隨著手上的信用卡的增多,反而讓自己的手頭更緊張,變得更窮了。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自己沒有養成良好的用卡習慣,比如經常將還款日期弄錯,對信用卡分期也沒有概念,導致過多不必要的手續費支出等。所以,小小金融再次要提醒那些神經大條的卡友們,一定要注意一下幾個用卡習慣,避免成為“卡奴”!
不良習慣一:申卡時盲目追求“身份和地位”
大家都知道信用卡采取了普卡、金卡、白金卡、鉆石卡的等級劃分制度,有些人對普卡嗤之以鼻,申請信用卡時一定要申請能彰顯身份地位的白金卡、鉆石卡等,可是很多銀行的高端信用卡年費之類的費用相當貴。以民生銀行的為例,普卡和金卡的年費分別是100元/年、300元/年,普卡金卡刷卡8次免次年年費,白金卡豪華版一年的年費高達3600!雖然高端卡能享受到福利待遇肯定要更勝一籌,但是如果你做位一個月收入剛過萬的小白領,真心沒必要申請這樣的卡了,量力而行就好。
不良習慣二:只還最低還款額或頻繁分期
最低還款額只是保證個人信用不受損,利息還是要支付的,而且利滾利十分嚇人,本金連同利息等,銀行會在下個月一起計入本金,然后再根據新的本金數計利息,循環不已。如果不是因為沒錢還款,一定要每月按時還全額欠款,實在手頭緊張的話,找朋友周轉一下也好。
還有一種就是賬單分期的,其實分期的真實利率也高的嚇人,年利率基本都達到10%上了,而且分期容易給卡友造成“還款輕松”的假象,刷卡更無節制,導致越欠越多!
不良習慣三:多張卡,分不清還款時間和還款金額
擁有多張卡的卡友如果不好好管理自己的卡,很容易錯還、漏還,自己的征信記錄就這么莫名其妙的黑了,還要背負利息,虧大發了,所以,建議這樣的朋友盡量下個信用卡輔助管理的APP,如卡牛、51信用卡管家,這樣就再也不用擔心自己忘記還卡啦。
不良習慣四:隨意取現
信用卡取現時需要支付取現金額1%-3%的手續費,大部分銀行都規定了取現手續費的最低額度(1-30元不等)。此外,需要從取現當天起就按天支付萬分之五的利息,且需按月支付復利,也就是常說的“利滾利”。所以透支取現的實際年化利率接近20%,這遠遠高于同期的貸款利率。所以信用卡取現的成本比正常刷卡消費要高很多。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