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365訊,“地緣政治的變化對經濟和政治的影響越來越大,貿易戰甚至其他形式戰爭的可能性也因地緣政治的變化在上升,例如資本戰、網絡戰等,甚至真槍實戰。我并不是說他們就真的會發生,我也不確定我的判斷是否正確。我只是認為這個幾率相對于過去已經在提升。”
這是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達利歐(Ray Dalio)的最新觀點,他于當地時間4月9日在領英(LinkedIn)上發表長文《貿易與戰爭》(More on Trade and Other Wars)。
達利歐指出,戰爭與和平的周期也是與長期債務周期相對應的。美國現在所處的時期與20世紀30年代中期非常類似,經歷了以下一系列的演變:1.劇烈去杠桿(金融危機);2.債務貨幣化助力去杠桿,也造成市場價格走高,經濟擴張;3.貨幣政策、新科技和貿易造成收入差距擴大;4.保護主義升溫;5.收入差距擴大讓很多人對現存體系不信任,民粹主義領導人從而產生;6.新的世界力量出現;7.軍國主義和民族主義升溫;8.貨幣政策緊縮;9.內外部沖突更甚,外部沖突有利于支撐民粹主義領袖。
達利歐還研究了特朗普團隊的用詞與修辭,達利歐認為他們意在影響群眾的心理從而得到支持,例如特朗普政府近期對中國的描述用的都是“經濟攻擊”、“敵人”這樣的詞。
同時,他還發現美國正在轉向“國家資本主義”,即政府領導商業活動為國家服務,而不是為股東服務。民粹主義領導者考慮到戰爭的可能,就要保證他們的國家是能夠自給自足,于是開始施行保護主義。例如,一個國家可能發現,他們在戰爭中需要更強有力的鋼鐵行業,但不是為了經濟上的目的,因為他們擔心供應鏈會被切斷。
達利歐在文章中指出,特朗普最近阻止博通收購高通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也是國家層面對經濟的干預。國家資本主義、保護主義、民族主義、軍國主義的轉向是一種策略,特朗普政府通過這種方式讓對方國家懼怕,也增強了與對手國的張力。
達利歐認為,過去幾天發生的貿易爭端會平息,畢竟在中期選舉前美國姿態強硬也是可以理解的。他表示,特朗普的聲明只是沖動下的一個失誤,他有可能會放棄,也有可能會當真。“不過,無論如何我都擔心特朗普會讓局面變得更艱難。他實際的計劃是怎樣的?這些聲明只是他為美國在和平協商中爭取到更好條件的策略,抑或是他要轉向貿易戰或其他戰爭的步驟之一?現在這對任何人而言還是不清楚的,甚至包括與他很親近的人都不知道他的真實目的是什么。但是,他和萊特希澤(美國貿易代表)、納瓦羅(白宮貿易顧問)與現在的博爾頓(美國總統國家安全顧問)說的極有可能是真的。”
達利歐也坦陳:“我們不是政治專家,過去40年我們研究政治對經濟和市場的影響。我們避免對政治轉向下注,有時候我們對政治風險下的注很高,因為我們對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監管政策等等很了解,我們也相信我們持有的資產與經濟狀況間的連鎖反應。出于這個原因,我們對我們的系統進行壓力測試,并且放到過去120年間的不同時期進行測量,在大的戰爭、蕭條和政治危機中,我們的系統都運轉良好。我們理財的哲學是在地緣政治變化時,明白我們的邊界在哪里,確保我們的資產組合是可流動且多樣化的。”
達利歐曾于2017年3月發表題為《民粹主義現象》(Populism:the Phenomenon)的研究報告,當年8月再次在領英上發文,將當前美國的政治和經濟形勢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20世紀30年代作比。
達利歐在上述報告和文章中指出,當前發達國家的民粹主義指數已接近二戰前的水平。美國正面臨1937年以來最嚴重的分裂,另一場全球性的沖突或許難以避免。獲取更多財經資訊,請隨時關注財經365網站。